胶东在线消息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里,风靡全国的新款家用轿车乐骋和乐风就是从这里下线。平均每一分钟都有一辆新汽车缓缓驶下流水线。面对家用轿车强劲的销售势头,东岳汽车不断调整生产线,产能提升的同时产量实现了新的突破,生产速度比过去提高了一倍,目前,烟台开发区已经成为上海通用汽车产能最大的生产基地,而东岳汽车的迅猛发展也成为烟台开发区大力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真实写照。
漫步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映入视线的不仅有迷人的沙滩、金色的海岸、风格各异的建筑,更有鳞次栉比的标准厂房和许多国际知名大企业的标志,东岳汽车、LG手机、富士康电脑……这些响当当的品牌托起的是一个高质量运行的开发区。在建区20多年的时间里,烟台开发区不断创造着发展的奇迹,根据商务部对国家级开发区的最新年度统计,2005年烟台开发区在全国33个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位列第7,烟台开发区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生长点。
象全国所有的开发区一样,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开发区,烟台开发区也经历了一个以引进外资数量为发展标准的时代。不断攀升的外资数量在带给人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运行质量低下的阵痛。面对企业规模小,工业布局散,产业层次低的现状,烟台开发区的决策者深深认识到:开发区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的跨越必须调整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集群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思路指导下,烟台开发区进行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重点培植了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品集群。
烟台市委常委、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王秀臣:“手机、电脑、汽车已经形成规模,那么龙头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基本3大龙头企业每年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几十倍的速度增长,那么它的核心配套企业也是这样,所以三大产品集群应该说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2002年,世界500强美国通用汽车进驻烟台开发区,鸣响了开发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集群经济的发令枪。此后,浪潮LG、鸿富泰两个项目相继落户。引得一凤栖身,带来了百鸟朝凤。在通用东岳带动下,烟台汽车产品集群集体扩军。烟台首钢东星大韩粉末冶金项目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世界500强三井物产与日本富士工业技术株式会社合资…… LG在开发区投资成功后,特博泰克、伊诺特、普莱斯科等原 LG的配套企业也如影随形,已有十多个配套项目进驻,形成了以浪潮 LG为龙头,众多配套与服务厂商为群翼的产业格局。鸿富泰宏伟发展的远景,也吸引着数百家企业聚集在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电脑产品集群。
目前,集群经济已成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先进开发区竞争的强大平台。通用东岳汽车公司经过生产线调整升级,成为开发区首个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浪潮lg公司产值连续三年翻番增长,出口量占全省手机出口额的六成以上。鸿富泰公司新工厂启动后,一举改变烟台乃至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比重。
去年,两个投资额分别超过1000万美元的外商独资食品项目被烟台开发区拒之门外,而几个投资额仅为100万美元的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类项目却成为“座上宾”,还享受到了“招商绿色通道”待遇。对此,烟台开发区人的回答是:“前者虽大,但投资密度小,而后者虽小,却符合烟台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发展前景好。”
从“剜到篮子里就是菜”到“提着篮子选菜”,烟台开发区在对外开放中不断优化利用外资和出口结构,提高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层次,围绕四大支柱产业、三大产品集群,走上了“以我为主”“挑商选资”之路。王秀臣:“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应该是大项目、好项目聚集的区域,所以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一个目标不动摇,就是进开发区的项目,应该是大项目,好项目、优势项目,能够对全市结构调整和经济跨越发展有带动力的项目,我们内部掌握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宁要鲜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坚定不移的把开发区办成一个大项目,好项目,优势项目的聚集地,这样才能真正的把开发区打造成一个区域经济的火车头。”
“烟台开发区太漂亮了,而且孕育着无数商机,不在这里投资我会后悔的。”英国一家世界顶级技术水平的印刷设备供应商来烟台开发区进行售后回访,立刻决定在这里投资办厂,同时跟进的还有三家配套企业。一次商务旅行,引来了四个大项目。这段佳话,充分证明了烟台开发区的综合竞争优势。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赋予了烟台开发区无穷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在这片美丽的不断有奇迹发生的热土上,承载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期盼。人们在这里播种着明天的希望,收获着成功的喜悦。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带给世界更多的惊喜!
2006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