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北极考察项目确定首批科考人员7月出发

来源:田小明 杨 威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9:00 

6月29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国组织开展2005年度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活动的消息。国家海洋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春先,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出席了新闻发布会。2005年度北极黄河站站长将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调研员李果担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杨惠根博士担任黄河站首席科学家。

1999年和2003年我国组织开展了以“雪龙”船为平台的两次北极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后经国务院批准,于2004年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成了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开展了地球物理、大气、测绘、地质和海洋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资料、数据和样品,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目前,黄河站的极光观测数据已经成为北极研究中多个国家公认的基础数据,一批后期研究成果也将陆续发表。此外,还建立了北极卫星跟踪站和动态空间信息系统,为我国长期、持续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证科学家在黄河站开展海洋学研究工作,我国在不久前加入了新奥尔松北极海洋实验室。

从今年7月开始,我国在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活动进入第二个考察年度。经课题申请、专家评议、国家海洋局批准,此次考察活动共派出科考人员21名,安排了午后极光的形态和发生机制研究等11个科考项目(度夏考察9项,越冬考察2项),这些项目涵盖地质学、冰川学、生态学、气候学和高空大气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科考人员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和中国气象局等单位。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曲探宙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北极科学考察研究所面临的最大的课题是环境变化问题,许多研究计划都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目前,大量的关于北极研究的国际计划、区域性合作计划和国家计划已经或正在开展,仅围绕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前沿科学问题就有北极海洋和海冰快速变化的驱动机制与反馈机制、北冰洋与亚北极海洋通量交换、北极气候在未来的10年~100年的变化及预测等,我国的北极科学考察工作将主要围绕极地海洋、海冰和大洋环流变异研究、极区空间环境与遥感探测技术和极地资源潜力与开发预研究等展开。这也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的发展方向。2005年度首批科考人员将于7月赴黄河站开展工作,此后还将有两批科考人员陆续出发。

据介绍,国家海洋局将积极开拓科学研究经费支持渠道,建立极地科学研究基金,并将组织专家对有关极地课题进行评议,择优对课题进行支持。在北极黄河站和“雪龙”船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加强与北极周边国家的合作,就双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合作研究,不断提升我国北极考察工作的水平。

摘自《中国海洋报》1420期

2005年7月5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