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浴火展翅飞

来源:淮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41:05 

在湘赣边界,有一座城市因“红色安源”而闻名遐迩。

萍乡,一个因煤而富,也因煤焦产业发达而备受污染、脏乱、拥堵之苦的资源之都。

1898年安源煤矿开办起,萍乡以平均年产近千万吨煤的贡献,支持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据统计,1950年至2007年,萍乡共生产原煤7.8亿吨,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100多亿元,对国家的价值贡献达200多亿元。

然而,英雄暮年,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矿产业的由盛转衰,城市的资源逐渐走向枯竭……经过10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萍乡已进入煤炭资源严重枯竭期,全市煤矿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减少到目前的132家,减少88.2%;现存的132家中,列入待关闭名单、属危机矿山的煤矿15家,其余煤矿的剩余服务年限都不足10年。因此,萍乡在10年之内,就会因煤炭资源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大多数煤炭企业将不复存在,数万产业工人将面临失业……在紧要的历史关头,萍乡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城市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突围!走出谷底!重振雄风!2008917日,萍乡市城市转型动员大会作出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大决策,吹响了城市转型的集结号—— —市委书记刘和平发出了掷地有声的动员令:推进城市转型,是事关萍乡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只有加快转型,萍乡才有出路、才有后劲、才有希望。萍乡城市转型,必须从经济转型、社 会转型、文化转型、生态转型等层面上同步加以推进。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卫民满怀激情,郑重提出:推进城市转型,破解资源枯竭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是萍乡化危机为生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此,萍乡的城市转型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以产业转型为核心 全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构局萍乡拥有规模以上企业747家、民营企业近6000家,涉及冶金、机械、建材、煤炭、工业瓷、电瓷和烟花爆竹等方面,但大多投入不足,技术管理和产能比较落后。为加快新兴接续产业替代已衰退的资源型主导产业的步伐,在综合分析自身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的基础上,萍乡决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接替产业,并完善了“四个对接”抓项目的工作思路,即对接“央企”“民企”“科企”和“外企”,充分利用这4类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人才优势,全方位推进项目建设,从而促成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户萍乡。

萍乡在主动关闭“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大规模改组改造,加大产品升级和产业延伸力度,改变了长期以来技术落后、产品低端、效益低下的局面。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萍乡着眼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胆引进高新技术培植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农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江西赣西电煤储运有限公司将煤炭产业链条延伸到洗煤、配煤、储运全环节,建成后将形成年生产配送冶炼精煤130万吨、配电煤170万吨、货运吞吐量1300万吨的生产储运能力,成为江南最大的煤炭储运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投资5亿美元成立的江西睿能光电公司,引进美国专利LED氮化镓纳米线外延片及芯片核心技术,项目投产达产后年产值达200亿元以上。此外,国电集团、华能集团、中信集团、中材集团、中建材集团、中化集团、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等13家大型央企也相继在萍乡投资。

萍乡市在抓项目的同时,更注重高新技术的发展。按照“院士经济、博士产业”的战略决策,萍乡把引进科技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采取财政补、银行扶、企业挤、社会筹、向外引等多种办法筹集科技创新资金,动员各方力量招贤纳士、借脑引智,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建立科技创新平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4家,实现增加值35.12亿元,同比增长36.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3.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以中国工程院闻立时、周国泰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中科光伏多晶硅项目,已完成“太阳能级硅材料制备新工艺”,经专家鉴定居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工程院颜龙安院士参与的安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立的水稻良种研究试制中心已初具规模;由中科院院士简水生提供技术、总投资20亿元的高纯度多晶硅项目,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力明显,已成为萍乡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代表。

独具特色的“院士经济”,给萍乡这只浴火的凤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让环境可持续发展 让人可持续发展如今的萍乡市,一条条宽阔通达的道路,拉开了城市框架,连接了这里的锦山绣水,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融为一体;小河潺潺,波光粼粼,小区建筑各具风格,道是人间仙境,恰似一幅蓬莱新图;以玉湖为起点的生态园区,绿树成荫,名树名花争奇斗艳;金螺峰公园、萍实公园等50多个游园、公园如颗颗翡翠,装点着城市的秀色,将一座新兴南方水城的秀美和舒适挥洒得淋漓尽致……从“百年煤城”到“生态绿城”,萍乡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创造了城市生态环境转型的奇迹。

当萍乡人感受到生命的压抑、绿色的远去、百年煤城面临危机之时,萍乡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着力打造绿色萍乡、创新萍乡、文化萍乡、幸福萍乡的动员令。

这对于当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灰城”来说,需要何等的远见与勇气!城市转型,民生为大。萍乡市委、市政府在转型的每一个设计上都把民生考虑进去,在转型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对民生问题重点解决,使转型的每一个成果都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上下一致的决心化作众志成城的决战。短短几年,绿色在萍乡顽强地生长、蔓延,为这座城市找回久违的春色。

政府投入30亿元,“点燃百姓窗外灯,铺平百姓门前路”。

与宜居城市相背,破坏城市环境的各类污染源成为“过街老鼠”。企业“退城进园”,萍乡客车厂、制药厂等10多家企业迁入工业园,该市纳税大户—— — 浮法玻璃厂搬迁耗资达10亿元,政府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70多家排污企业先后被勒令关停、取缔,清洁能源改造企业250多家,拆除陶瓷倒焰窑炉486座、烟囱323根,拆除改造城区燃烧锅炉84台。

与此同时,一大批科技产业、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区五园二十个基地”的工业发展格局。

工业生态文明为建设文明城市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在工业生态建设的带动下,以山水特色崛起的萍乡,新的城市蓝图自然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布局,显现了决策者的大手笔。

东、南、西、北四个主要城区,将全面彰显城市的品位。

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下,不少人从“地下”走到“地上”,从“黑色”走向“绿色”。煤老板范继新吃起了“文化饭”,“砸下”5亿元在萍乡安源区新建了一座“安源影视城”。还有50多位能人投资6亿多元办起了48家农业龙头企业,将工业理念植入农业。

蓝天白云又回来了,清新空气又回来了,明净水体又能回来了。

多年灰头灰脸的煤城由“黑妹子”变成了人见人爱的“俏姑娘”。城市森林覆盖率达63.51%,城区空气质量连续4年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出境水质保持三类标准,连续3年荣获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多张“国字号”名片,充分证明萍乡城市转型正绽放春的生机。

“化蛹”只为“成蝶”。萍乡市通过4年来的转型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始于转型的变革,不仅为萍乡人打造了一座鲜亮的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新城,更以新的产业格局促成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萍乡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的华丽转身。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