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声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太平洋地区正在变成美中两国军事竞争的地带》。摘编如下:
中国外交部的人士把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加强军事驻留称为重新奉行冷战战略。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有关在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市设置有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的基地的协定,成为发表这一声明的口实。
观察家们指出,在太平洋加强军事竞争的主要趋势。这就是,中国的经济变得越强、中国武装力量的现代化进行的越快,美国在该地区的行为就变得越积极。这两个大国之间在战略上的对抗正在日益加强,这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海军陆战队的这一部署正在发挥相当有象征性的履行盟国义务的作用,那么,美国人在马六甲海峡的存在则使他们能够直接控制这个海峡并在必要时堵住这个从近东向太平洋地区运输石油所经过的这个“瓶颈”。美国人也不打算减少他们在太平洋的为数众多的军人;这是驻扎在日本的8万名和驻扎在韩国的2万8千名美国军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刚刚结束的对缅甸的访问也很能说明问题。从1955年起,美国国务卿就未曾到过那里。但缅甸当局刚一显示出准备进行民主改革,华盛顿当局就立即不放过机会利用这件事。主要的是要让中国看到,中国在缅甸的利益并非在所有方面都与美国的利益相符合。
不久前访问了该地区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尼塔言简意赅地声称,美国人不打算减少自己在该地区的驻留。美国人的战略是为了建立与中国的被华盛顿人士称之为是“肯定的”政策抗衡。美国人把“肯定的政策”理解为中国同其邻邦的领土争端激化和中国军费的增加。
俄国的军事观察家巴拉涅茨说,中国正在在陆地上、海上加速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并且已经进入了外层空间。中国向俄国购买了一艘航空母舰并且已经使之出海试航,这大概触动了美国的神经。一般来说,美国在该地区的制海权正在逐渐退为与中国武装力量势均力衡。既然中国现在也有核潜艇,水上舰队和海空军。
这一矛盾会造成在该地区发生军事冲突的威胁,俄国的军事分析家叶夫谢耶夫这样认为。
然而专家们也都指出了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一个极其主要的原因。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大国。它们之间如此紧密地互相联系着,致使任何军事冲突都能够引发全球经济灾难。不论北京人士或华盛顿人士都理解这一点。很可能,事态将不发展到非回转点。在太平洋地区应该成立像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那样的保障安全的机制。暂时有可能利用现在已有的可以发挥作用的杠杆。按照俄国领导集团的倡议,降低太平洋地区军备竞赛的问题,已经被纳入将举行的高峰会议的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