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崇武大岞村落文化特色的开掘及保护

来源:陈连锦   发布时间:2015-05-20 19:44:33 

惠安崇武大岞村历史悠久,由于自然、社会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大岞村曾获得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和“2006年度福建最美的乡村”的称号。对大岞的文化资源和现状作深入的梳理,充分挖掘大岞村落文化的丰富底蕴、展现大岞地方文化特色,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保护大岞村落文化遗产和开发大岞旅游品牌的思路,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岞村落文化的生成环境
(一)大岞村落文化的地域背景
存在决定意识,生存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方式、文化性格多少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地处东海和南海交界处,位于崇武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东临台湾,南隔泉州湾与晋江、石狮相呼应,北隔海与小岞对峙,西面与港前村紧邻,再往西则和本镇的祟武城区和五峰村相连。全村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大岞地形属于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大岞古称大岞岬,海边岬角高地之意,唐代形成村庄即以此为名。聚落依山势自北向南拓展,呈方形状”。[1]大岞村海岸线长约3000米,其中,沙岸2000米,其余为岩暗。大岞村位于北纬24°24′-24°25′,东经118°53′-118°59′之间,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大岞村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阴湿多雨,夏季晴热多热带气旋,秋季云淡气爽,冬季晴冷少雨。大岞耕地资源少,在大岞山上岩石丛间有零星的分布,但水产资源丰富(鱼类、贝类、藻类等,品种繁多)。
(二)大岞村落文化的历史渊源
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大岞属闽越国地界。“闽越国灭亡后(公元前58年),大岞归冶县管辖。献帝建安初年(196年),冶县改为候官县。吴景地永安三年(260年),大岞属东安县。大业三年(607年),大岞属南安县。景云二年(711年),大岞归泉州所辖。开元八年(720年),大岞归晋江所辖。宋太平兴国(981年)割晋江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大岞属崇武乡管。”[2]1952年,大岞村与港前村合为岞港乡。1961年,大岞设大队归崇武人民公社。1984年,大岞为崇武镇管辖下的十二个行政村之一。
1951年,考古学家曾在大岞村发现史前石器和陶片(据分析,器物属于闽越文化类型)。“1958年,福建省文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晋江专署文化局组成的文物调查组在大岞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3](有学者认为,贝丘遗址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源头)。大岞贝丘遗址位于西岞山东坡龙喉岩西北侧。大岞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已经能利用海洋找寻食物来源,这种以贝丘遗址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成为大岞村落古文化的源头。
二、大岞村落文化的主要体现
(一)物质文化
1.自然生态、历史名胜
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大岞村依凭独特的自然条件积淀了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大岞村山海风光别具特色,最引人入胜的是岞山八景:龙喉吼烟,军民动天,玉磬传音,狮石晚照,白鹤升天,渔翁撒网,滴水弹琴,孤屿冬青。(其中,“白鹤升天”、“滴水弹琴”景观已丧失)。此外,象半月湾的自然景色也是颇有魅力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龙喉岩摩崖诗刻等景观也颇值得关注。龙喉岩壁间,刻下了当年抗击倭寇史迹,散发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丰富了文化内涵。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它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添加新的光彩。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变化。人们已经不只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也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到有文化特色的乡村去游览已逐步成为一种时尚。“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异质文化的向往正成为旅游的主要动机”[5]。
大岞村三面环海,山水相衬,满山巨岩处处争奇献,岞山八景以其独特的风貌和传说而闻名。大岞的自然景观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让人们在游山玩水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情,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的需求。
2.服饰
大岞惠女服饰有“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的戏称。头上的装饰主要是头巾和斗笠。大岞三四十岁以上的妇女盖的是蓝布头巾,不少老年妇女模仿崇武镇的妇女,不带头巾,将头发盘起来,发髻上插一两朵花,青年女子的头巾为丝绸质地,颜色为浅棕色或粉色,头顶发巾间插上头髻。大岞女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较大、厚、重,黄斗笠上装饰四个绿色塑料扣子,缀上几朵塑料花,边沿稍有弯曲,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等作用。大岞妇女上穿黑色或紫色长袖挖襟衫,下穿黑色大折裤。衣长胸、腰背宽阔,下沿稍呈弧形外展。裤式腰围小、臀围大,裤腰上佩带银裤链。“银裤链是民国初期从台湾传入大岞的,最初只是男性渔民为了劳作方便带的银裤链,后来妇女也跟着扎银裤链,再后来,男人们改穿中山装,不带银裤链了。这样,银裤链成了当地妇女专用的装饰品。扎银裤链是为了追求美观的,缠挂在臀部上方,可以把腰部和臀部的曲线美衬托出来。缩短的上衣,可以把银裤链更好地突显出来。”[6]
大岞服饰的产生有其自然和历史的原因,风沙大、从事弯腰、蹲下的劳动以及古越的习俗的历史演变而形成大岞的服饰。大岞服饰以“称体、入时、从俗”为追求目标,讲究色彩与环境的协调和谐,注重尺度比例适合。她们的服饰和故乡的大海田野融为一体,黑色裤子和盘托出其稳重,蓝色上衣渲染其大海般的深邃与天空般的清澈。大岞服饰的生命力在于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在创新中继承传统,自成一格。“据说当地的服饰是有几个年轻女子在举棋引导的。他们是心灵手巧的善于吸取外界服饰美的业余设计师”。[7]在她们的引导下,大岞的服饰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元素。
(二)制度文化
1.宗族制度
(1)强烈的祖先崇拜心理
大岞人对祖先怀有强烈的崇敬的意识,体现在积极修编族谱和修建祠堂、祖厝、亡灵崇拜等。大岞村民盖房子时喜欢在大门上方置石雕门匾,书写所属宗族郡号“衍派”,有的则明确标明几“房”的,表示要时时牢记自己的祖先。大岞各房头均敬奉不同的神,通过这种活动增进房头内各家间的联系,增强血缘的认同。大岞崇拜亡灵或鬼魂,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离开尸体成为鬼魂,要妥善处理,否则将危及生人。对于意外死亡者,他们是不会让尸体进入祖厅的。大岞人在建筑坟墓时,常在坟墓上留一个洞,上面放着一炉一罐,据说是供死去的人在阴间煮食用的。
(2)积极开展对外联络
大岞张姓村民曾派人参加了河南濮阳中华张姓文化寻根祭祖活动。2004年,大岞张氏派人参加晋江安海、晋江内坑霞仓祖祠庆典活动和厦门五通下边社祖祠庆典、翔安新店东园四届宗亲联谊会。2007年1月7日在大岞村小学操场上召开海峡两岸张氏宗亲联谊会。
大岞村民对宗族、祖先有强烈的认同感。在外的游子也对自身身份——“大岞人”有强烈的认同感,于是经常返乡寻根谒主。同姓即同宗在大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模糊意识,在大岞存在着为寻求大宗族的依托,甚至不惜改变自己的姓氏融入到大族谱系的现象。同姓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种观念上的族亲联系是一种非常牢固的关系。这种观念促成并强化了村民安土重迁的乡土意识,既促成了宗族的向心性,也促成了宗族的排他性;既促成了宗族的稳定性,也促成了宗族的封闭性。
2.婚姻制度
早年,大岞的婚事活动一般经过压圆、送订、分丸、开剪、和床、滚铺、上头、结婚、吃茶、闹房、返厝等繁琐而隆重的仪式,其“长住娘家”的习俗是极其独特的。新娘出嫁三天后即回娘家长住,婚后数年,新娘长住娘家,每年只有在逢年过节和农忙时,才到夫家暂住几次,其时间一年大约共有十来天。妇女生下头一个孩子后,方可正式入住夫家。住在娘家的媳妇,俗称“不欠债的”。“长住娘家”的产生是与社会生产分工的不同有关系。男人长期在外捕鱼、打工,女人在家从事副业和农业,从而形成的长住娘家的习俗。大岞人订婚早,通常在5-8岁就会订婚,男子18-20岁,女子16-18岁时举行婚礼。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的交往密切,现在象订娃娃亲、早婚、婚后“长住娘家”、婚后自杀、同姓一般不通婚等陋习已经改变了。
(三)精神文化
1.宗教信仰
(1)妈祖信仰
大岞村民的普遍信仰是妈祖信仰。早期妈祖是渔民的保护神,渔民出海前后及重大节日都会到妈祖庙。现在到妈祖庙求保佑的原因多种多样,象婚姻择日等。天妃宫里供奉的是广德尊王,是当地的佛教民间俗神。庙宇也是模仿佛教的建筑,信徒的膜拜仪式有佛教化的倾向。
(2)土地公、灶神等信仰
①土地公是专管农业生产、商业兴旺、保佑人们平安的,被认为是让人兴旺发达的好神。土地公还被认为是掌管一方土地之神,凡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活动如动土需敬土地神。②灶神的职责是维护各家各户的安宁和幸福,并监护各户人家的举动。在红纸上写“司命灶君”贴在灶台或烟囱基部供奉。
(3)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于1883后不久传至大岞村。大岞村有一个基督教堂,是和领近的港前村一起合用的。少数基督教徒信教是受前辈人的影响,多数则有特殊原因,如患病求神无效,或者经历了较多磨难,于是就转信基督。基督教徒入教后,便抛弃家中的佛道诸神,同时,也不参加房头和社区的宗教活功。
(4)宫庙与寺庙
大岞村的宫庙与寺庙主要有天妃宫和庆丰堂(尼姑庵)。此外,还有先生宫、头目宫、聚圣庙等。
(5)图腾崇拜
大岞村民认为如果风水处理不妥就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大岞张姓一世祖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墓地也具有明显的风水观念。一房墓在鸡母石前面港脚,穴为“鸡母啄粟”;二房穴为“骑龟观潮”;三房穴为“金鹰开喉”;四房穴为“童子睡莲”。几个穴名凸显出大岞张姓对先祖墓地风水的讲究。大岞村民崇拜石头,村子中间的“鸡母石”是村民崇拜的对象。大岞村民还崇拜蝴蝶,在当地惠女服饰头上的发髻中经常可见到蝴蝶的图案。
大岞的宗教信仰具有功利与世俗的特征。大岞人供奉妈祖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佑出海的安全和渔业丰收。当地的天妃宫神龛上有—对联,横批:慈航普渡。“杨枝净水洗尽众生苦恼、紫竹莲花幻来诸天色柏”,明白无误地指出了信奉妈祖的功利目的。大岞人信奉妈祖,还信奉头目宫,这是大岞宗教信仰的独特之处。对头目宫的信奉,是大岞人乞求海上作业平安和渔业丰收的功利心态的反映。另外,祭拜土地神是为了祈求和答谢神灵赋予的五谷丰登;信仰基督教是为了求平安或者治病而入教,都是出于某种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信仰。
大岞的宗教信仰具有民众性的特征。大岞人崇拜妈祖,其宗教信仰没有严格的教义、教规,也没有专门的组织人员和组织形式,完全靠群众自发地口耳相传得以实现的。大岞的宗教信仰具有多神性。除了妈祖之外,还有观音、帝王爷、六王爷、金王爷等。其实,在妈祖庙里就有佛教的信仰。在大岞不同的宗教信仰自由流行,不同的宗教和平相处,甚至不同宗教还可以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大岞人宽容的人际交往理念,这与大岞海岛生产方式、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奠定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基础,奠定了宽容的交际心态。
2.民间娱乐活动
早年,大岞有装活佛、踩高跷等民间娱乐活动,现在已不存在。大岞有很多的南音爱好者,经常会在村卫生院一起唱南音,在平时的丧事活动中,经常有南音的演奏。女老人协会的成员还经常会跳筷子舞。当地老年会经常参加各种演出,太极拳(健身队)在外演出时曾获表演奖、最佳演出奖等,老年会还经常到崇武、惠安等地方参加表演。在当地的关帝庙还记载着当地村民出钱请人来演戏(高甲戏)的情况。发展大岞的民间娱乐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农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四)大岞的对外文化交流
大岞的对外文化交流体现在对外宗族的联络以及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大岞村的张姓宗族积极对外参加各种宗族联络活动,同时邀请各地张氏宗亲到当地进行宗族文化的交流,显示了开放融合,海纳百川的文化观,极大地扩大了当地宗族文化的影响。大岞与台湾的交流也颇为密切。1920年春,大岞村民组织了9艘渔船近300人,每年春夏季渔汛期进台湾浅滩生产。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岞村的钓艚作业再次振兴,与台湾同胞的交往更加密切。如今,有些大岞村民还受雇于台湾从事捕鱼生产的老板,两地的文化的交往和影响较为广泛。在台湾基隆有个村庄名为“大岞村”。1965年,他们把某大岞人家中从祖地带去的妈祖神像迎进公馆共同警祀,1972年又把公馆改建为庙宇,并依照祖地习惯称为“大岞东宫”。1988年初,在台湾的大岞乡亲组成30多人的进香团乘专船来到祖于大岞村的妈祖宫进香,此后每过几年又都再举行一次,乡情永远未断。此外,大岞建筑及石雕技艺广泛传播于台湾,大大丰富了台湾的中华文化内涵,在台湾同胞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三、大岞村落文化的蕴涵及开掘的意义
大岞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宗教信仰于一体的滨海生态文化特色旅游风景区。大岞是一个典型的渔村,大岞的文化富有水性,依耐于水的浸润与滋养,大岞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海洋文化即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利用和由此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和物质的文化生活内涵。包含人类对海洋、潮汐、风浪、岛礁、滩涂、海洋生物、海流等的认识;对舟楫、渔、盐等交通和劳动生活工具用品和生产方式的进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与海洋有关的宗教信仰、精神生活、文化艺术与神话传说”。[8]大岞具有海洋文化的开放性、交融性、进取性、拓植性的特征。(1)富有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冒险的拓植性海洋性格和海洋精神。大岞村民的先祖多是中原村民迁入,他们要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具备加倍的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大岞村民在不断地探索和利用海洋,能够漂洋过海去创业发展。许多村民到浙江舟山以及台湾等地拓展着自己的生存空间。海洋文化不但使大岞的经济摆脱了单一的农业经济,而且培养了大岞人重商性、冒险性、进取性的文化心态。(2)文化守成与开放多元的兼容统一。大岞三面环海的地理条件,使其处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会和碰撞之中。如大岞既具有佛教,又接受了基督教。大岞还受到台湾文化的影响,早年大岞渔民到台湾拓展生存空间,在台湾建立了大岞村。他们在带去大岞宗教信仰等的同时,也带回了当地的文化,如大岞惠女服饰的银裤链是民国初期从台湾传入大岞的。大岞文化是开放的、多元的、包容,与外来文化形成互补性。但是,大岞文化同时又具有文化守成性,如当地的宗族信仰、服饰都是相对封闭的自然条件下的产物。
大岞具有安土重迁的中原农耕文化的遗存。大岞的祖先源于中原一带,由于古代战争迁移到闽南一带。大岞文化是具有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原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土地的依耐,对安土重迁的推崇。浓厚的宗族意识,对血缘上的敬祖认宗的极度推崇可以说是安土重迁的变异,是一种对土地的根的依恋。大岞海外商人,在外的游子等经常回乡祭拜祖宗,既是对家园的眷恋,更是对文化根本上血脉传承的追思溯源,实现了对祖根和本土文化的双重认同。
挖掘大岞村落文化特色,开辟乡村旅游市场,营造大岞村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提升大岞村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大岞村经济的发展。开掘和保护大岞村落文化特色可以给村落带来经济收入,有利于丰富村落精神文明生活,有利于用特色文化塑造村庄形象,促进村落快速建设。
四、大岞村文化特色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深入挖掘大岞的特色文化,是要挖掘大岞村落文化的精品,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大岞海洋文化特色品牌,增强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最终达到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应该做好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一)明确文化特色的定位
大岞是一个典型的渔村,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从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入手,可考虑建立“惠东滨海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强调突出文化内涵,打海洋文化品牌。
(二)加强对文化资源的评估
建立一支专家队伍,以普查的方式进行考察、论证,确定古民居、宗祠、古戏台、典型的特色建筑、古巷道、桥梁、遗址、碑刻、习俗、自然环境等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
(三)保护与开发文化旅游景点
要把文化优势变成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应尽快改善大岞的交通,在村里修建一条直通县城的公路,完善村内道路设施。开发的主要景点及旅游项目:岞山八景、半月湾、簸箕湾、崇武国家一级渔港,龙喉岩近邻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贝丘遗址”,青屿南侧的大港海面的鱼类生产基地;东岞山的登山游、潼关湾的海上游、青屿南侧的大港海面水上运动等。对历史文物、建筑(寺庙、祖厝)、艺术等进行整理;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对筷子舞等民间民俗活动进行保护,还原装活佛、踩高跷等已经失传的民间娱乐活动。对惠女服饰要引导当地村民并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合理处理民族服饰与流行时装之间的关系,使惠东女服饰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
建立村落民俗志,增加主要文物点如岞山六景、“贝丘遗址”的标志牌。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建设大岞村历史文化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在中长期目标中建设一个休闲、贸易、旅游、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基地,如在后港区开发惠东女一条街等,形成集休闲区(滨海公园、游艇俱乐部、健身疗养、度假村等)、贸易区(美食购物)、旅游区、安置区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区。
(四)增强文化旅游的参与性
为旅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参与的机会,如让游客同当地渔民一起充分体验渔家的生活情趣,或是穿上惠女服饰去体验惠女的生活。
(五)加强宣传,塑造品牌
在各种媒体以各种形式介绍大岞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活动和旅游接待条件,让人们了解大岞的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在已经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大岞文化旅游促销活动,提高大岞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六)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大岞文化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明确其文化资源特点和当地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在村中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和鼓励农民群众制定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村规民约。
(七)多方位筹措资金
争取各级财政分资金,建立起政府、社会、集体、个人按比例共同出资承担的投入机制,特别要走与当地企业联姻的道路,争取企业的赞助,用于大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旅游的开发。
(八)加强区域合作
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仅是某一景区的开发,而应该是以交通线路为媒介,将一系列景点联络成网,走区域旅游合作的道路。大岞与小岞,从资源条件来看,具有异质性和互补性,是互惠共生的关系。二者应该统一于整体发展中,注意旅游品牌打造,在宣传口号、形象标志、目标市场上的宣传上团结一致,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此外,大岞的文化旅游还可以与崇武古城等地方联合起来,拓宽滨海文化的线路。
2007年1月,大岞村被评为“2006年度福建最美的乡村”。在乡村游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新的机遇面前,大岞村应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滨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开掘乡村旅游市场的崭新空间,使其确实能凭借内在的文化优势走出一条体现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崇武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崇武镇地方志 [M].1996,41.
[2]陈国强,石奕龙.崇武大岞村调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22.
[3]崇武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崇武镇地方志[M].1996. 248.
[5]陈桦.开发崇武旅游资源,建设闽南旅游区[A].陈国强. 崇武研究[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P:231.
[6]陈国强. 崇武城外的特别服饰[A].崇武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崇武镇地方志[M].1996 46.
[7]陈国华. 惠安女的奥秘[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50.
[8]安桃艳.舟山开发海洋文化旅游的思考[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1-25.

(作者单位:黎明职业大学人文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