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海域自净能力几近消失?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45:08 

深圳湾有着非常美丽的一面,在深圳湾东北岸深圳河口的红树林,可观赏到各种野生鸟类。周游 摄

“深圳湾除了臭,别的都好!”

“只要气温超过30℃,红树林和深圳湾的海边就不能去!”

深圳湾是美丽的,但前段时间的烈日骄阳让深圳湾向市民展现了其不美丽的一面:午后退潮时的淤泥连片、水面上不时漂浮的片状污染物、海风中夹杂着的腥臭味……这些无不刺激着慕名前来的游客以及周边常住居民的感官神经。

美丽的深圳湾怎么了?带着疑问和不解,近日记者实地调查了深圳湾。

现场

当天14时,记者刚走下滨海沙河东立交,还未到深圳湾公园主游览道,就闻到一阵刺鼻的腥臭味。与记者同行的陈伯说,他与儿子一家住在离这不远处的小区,几乎每天都要来深圳湾公园散步,“现在的臭味不算严重,五六月的时候,更臭。”陈伯说,北湾鹭港是公园主要的景点,但也是公园中比较臭的地方,因为大沙河排污口就在这里。

“落潮时臭,涨潮时闻不到。”陈伯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很多观光客来到这里观海鸟,环卫工人经常能在海面上打捞起塑料瓶、食物包装袋等垃圾。“没有垃圾和没有臭味的深圳湾该多漂亮啊?但是现在我看着心痛。”

自东向西行走,记者观察到深圳湾内的海鸟数量颇多。在步行至亲水鹭港的数百米中,记者不时听到身边的游客抱怨臭味太重。15时许,鹭港前的海水已经退至20米开外,露出厚厚的淤泥,淤泥沉积散发出阵阵腐臭,可见破伞、塑料瓶、塑胶袋等垃圾陷于泥中。

继续西走,岸边海水的质量也越差,站在岸边就可以看到海水下面厚厚的淤泥,时而还能见到一大片污染物随着水流方向飘动着。一名环卫阿姨此刻正在岸边清理,记者上前询问,阿姨说她在深圳湾这一片工作了4年,可以说是看着深圳湾的变化,“大运之后深圳湾的环境已经好很多了,但一不下雨,味道就很大”。至于水面为何有这么多污染物,阿姨很直接地说,每当涨潮或下大雨时,深圳湾周边公共卫生间的排泄物就会被涨起的海水冲入深圳湾,这才形成大面积的片状漂浮物。

17时许,记者再次回到亲水鹭港,此时已经涨潮,海水再次将淤泥和腥臭味掩盖。彼时的深圳湾,又一次露出了她美丽的脸庞。

探因

深圳湾海域出现的问题由来已久。记者查阅了深圳市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深圳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公报中写道,去年深圳全市符合清洁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37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达665平方公里。而严重污染海域则主要分布于珠江口、深圳湾海域。

在谈到深圳湾海水环境质量时,公报表述为海水质量较差,与前4年相比,深圳湾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略有增加,两者的海域平均值分别为国家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12.7倍、3.8倍。与此同时,深圳湾海域沉积物因受石油类、铅、铜和锌的污染,总体质量较差,污染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较高。

实际上,深圳湾污染问题也已不是第一次为社会所关注。在去年深圳两会期间,民盟市委会一份名为《发扬“想干敢干快干”精神,高起点打造中国未来的曼哈顿——深圳湾区》的提案,早已将众人的目光引向深圳湾。

该提案称,与深圳市城市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湾30多年来的无偿奉献。与1977年相比,直至2009年,深圳湾因大规模填海,海域面积减少了近25平方公里,占现有深圳湾总面积的27%。湾内纳潮量减少了至少20%以上,湿地面积减小约50%。伴随大规模填海带来的各种环境生态问题凸显,湾内淤积严重,海床升高;在填海周边地区,各种环境污染物严重超标。

记者了解到,由于大面积填海,深圳湾的海洋生物栖息地几乎都被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几乎消失。同时,围海造地占用沿海水域面积,减少海湾纳潮量,使得湾内与外海海水的交换能力下降,比如原先通过2个潮周期就可使湾内水体循环一遍,围垦后需要910个潮周期,这意味着原先1天就可以轮换一遍的海水现今需要56天才能循环一遍,这种状况下使上游或沿海的污染物稀释能力大大降低,造成水域污染加重。

该提案指出,深圳湾的水深平均只有2.9米,已完全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规划的需要。与此同时,该提案更是“直言不讳”预测,按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170年后深圳湾将会永远消失。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