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员探查冰裂缝情况(
为确保海冰运输安全顺利展开,第28次南极科考队部分队员
过程并不算复杂,但南极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机械设备,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强度。凿冰、挖雪、抬木板、铺槽钢……绝大部分工作都要靠科考队员的双手完成。在空旷的冰面上工作,冷了没有地方取暖,累了只能倒在木板上躺一会儿,因为无法上厕所,渴了也不敢喝太多水,艰苦程度可想而知。然而,为了抢出时间尽快开展海冰运输,承担铺桥任务的队员们除了吃午饭,一整天都在冰天雪地里忙碌。强烈的紫外线使大家的皮肤变得黝黑,长时间体力劳动让人四肢酸痛。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战,6座“冰浮桥”终于铺设完成。虽然已是晚上9点,但此时南极无夜,第28次南极科考队亦无眠。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摄
图为一条冰裂缝(
科考队员搬运槽钢(
科考队员累了躺在木板上休息(
科考队员在冰裂缝上铺木板和槽钢(
科考队员从附近的冰山上凿“老冰”(
直升飞机运来铺桥需要的材料(
雪地车测试铺好的“浮冰桥”(
科考队员在铺好的“浮冰桥”上插上队旗作为提醒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