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美白对虾改良公司(下简称SIS)2013年将在海南建立亲虾培育场,并针对长三角市场在上海建立亲虾选育场,这在业内反响强烈。人们担心“虾苗捆绑饲料”的销售方式一旦被外资企业利用,将给国内对虾饲料、种苗行业带来冲击,福祸难料。同时,这种“捆绑”式销售模式对其他水产品又有何启示?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事实上,拓展虾苗业务已经成为饲料企业的惯常发展业务。此前正大集团在中国开创“虾苗捆绑饲料”的销售方式,凭借虾苗优势,推进饲料销售。如果SIS进驻中国种苗市场,将对本土饲料、种苗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配角渐成主角
近几年,国内对虾饲料大中型企业,绝大多数都设有自己的对虾种苗场。对虾饲料企业涉足虾苗行业,最初的缘由是打造完整的对虾产业链,为自己的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虾苗。开展对虾种苗业务,从战略上讲是为企业饲料业务服务的“配角”。
不过,配角如今却在对虾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了解,国内对虾饲料大鳄,如恒兴、海大、粤海等企业,近几年投资的重要项目就是不断扩大对虾种苗生产规模。粤西是对虾种苗的主要培育基地,各大苗场在湛江、茂名等地都投建了不少新苗场,培育幼体、幼苗,供应各地分场,满足生产需求。而在珠三角等地,饲料厂更是抢购、抢租、抢建苗场,增加种苗合作场,加快市场布局设点。
据不完全统计,三大饲料集团在华南各地的苗场至少有10多个,多的有数十个,其中多数苗场都是近三年新建投入使用的。而其余各中小型饲料厂,或多或少都有数个对虾种苗场。湛江某饲料集团种苗公司负责人介绍:“集团给我们的销售任务是数十亿尾虾苗,利润任务高达3000多万元。”这几乎相当于数家饲料厂的利润总和。
“以前大家在一起,经常讨论哪个厂的饲料好,如今说的都是放谁的苗,谁家的苗长得好。”湛江坡头养殖户梁宇反映。珠三角某对虾饲料公司业务员称,饲料的品牌及价格,如今并不是饲料销售的惟一利器,种苗在饲料销售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虾苗利润高
对虾饲料历经十多年发展,如今生产技术工艺已较为成熟,各厂家饲料配方技术已相差不大,对虾饲料的产量及规模每年都不断扩增。如今在华南市场,基本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竞争格外激烈。对虾饲料利润日益减少,从最初的上千元甚至2000多元/吨降至300~500元/吨。
反之,对虾种苗的利润在整个对虾产业中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生产顺利的情况下,对虾种苗利润率超过100%,而且对虾种苗销售基本以现金为主,毫无资金风险。一家年产量数十亿尾虾苗的苗场,经营好的话,利润上千万很正常。与饲料经营效益相比,对虾种苗经营投入相对较小,获利更高。
业内人士表示,对虾种苗对饲料而言,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不同厂家种苗差异性明显,能凸显优势,回头客多,容易吸引客户。如今对虾的养殖环境越来越差,病害也越来越多,而虾价高企,对养殖户而言,谁能养出对虾,谁就能赚钱。而养殖成功的前提是投放优质虾苗。种苗成竞争利器
通过对虾种苗带动饲料的销售,正大集团已走在前列。曾经,正大集团“种苗捆绑饲料”的销售模式,在华南地区所向披靡。“种苗捆绑饲料”的销售模式让业内看到虾苗对于对虾养殖行业的重要性,而且这是其他环节,如饲料、加工收购等无法替代的。
过去“不同厂家饲料导致不同养殖效果”的情况已越来越少。饲料厂如果在销售上一再强调饲料质量、生产技术,对经销商、养殖户已没有吸引力。在养殖相关各环节中,种苗是首要因素,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好的对虾种苗,技术再好也难养成功。企业如果能在对虾种苗上赢得市场,获得广大养殖户认可,企业生产的饲料、药品等打开市场也将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