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开展海上勘探与环评工作——访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7月19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的申请获得了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在其法律技术委员会审议基础上的核准。11月18日,国际海底管理局与中国大洋协会签订勘探合同。记者就签约后大洋协会的下一步工作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
记者:该合同明确了大洋协会的哪些业务工作?
金建才:该勘探合同所确定的勘探工作计划为期15年,其中包括3个阶段。每个阶段工作都包括对勘探时必须考虑的环境、技术、经济和其他有关因素进行的研究。所涉及的区域活动将包括:勘探区域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察与评价、勘探区域及相关海域的环境基线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价、采矿系统开发与试验、选冶技术开发与试验以及多金属硫化物开发利用评价。
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些勘探活动涉及的环境工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金建才:大洋协会结合海上勘探工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以往矿区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并将实施矿区海洋学和环境基线研究方案。根据此方案,大洋协会将使用多种设备和手段,依据海底管理局2001年的《环境资料和信息标准化指南》及正在起草的《多金属硫化物区环境基线调查指南》,对勘探区域包括气象、物理、生物、化学和地质在内的环境基线进行综合性调查,并通过不同年度相同季节的多次重复调查研究,了解这些基线的自然变化及其程度,为准确评价人类勘探开发活动对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将开展多金属硫化物及相关海域的深海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种类多样性、物种分布范围和基因流的调查与研究,初步评估海底采矿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他潜在的环境影响。
记者:在进行海上勘探工作前,是否已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出相关评估?面对海上突发状况,尤其是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的情况,大洋协会目前是否有能力予以应对?
金建才:大洋协会根据多年的工作结果和国外同行的经验,已对勘探工作计划期间拟议活动的潜在环境影响做了一般性评价。目前,大洋协会已有足够的经费与技术能力和组织保障来应对海洋环境损害事故。大洋协会还已经在经费预算中安排了专项经费用于预防和处理此类事件,并制订了相应的应急方案。大洋协会已经出台了溢油应急方案和处理规范,船上备有围油栏、吸油器等相应设备,有经过培训、能处理溢油事故的船员。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