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兵的“飞豹”歼击轰炸机[资料图片]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某飞行团“红军”、“蓝军”电子对抗演练中,随着飞行员驾机升空,一支特殊的保障分队悄然进驻机场,他们就是该团参照新大纲要求设置的“心理疏导师”。
“红军”刚一升空便遭遇险情,飞行员沉着应对,很快化解。然而,“蓝军”突然释放大批“假目标”,“红军”飞行员顿时紧张起来。此时,现场保障的“心理疏导师”立即调出这名飞行员的心理档案,寥寥几语便使他放松心情,灵活运用各种战法投入对抗演练。
该团政委介绍,现代空战战情瞬息万变,飞行员心理压力大,要想沉着应对各种意外险情,光凭飞行员自我调适有很大难度,必须借助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为此,该团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邀请心理专家通过科学手段,对飞行人员自控力、意志力、心理品质等多项指标开展心理测查,并建立了“战时便携心理档案包”。
报道说,心理疏导师把疏导关口前移,根据飞行进程、飞行课目特点在黑板上书写激发飞行员斗志的标语。飞行训练中,他们指导政治干部出“训练快报”,及时反映飞行员在蓝天搏击的事迹。
依照新大纲试训过程中,该团在做好飞行员心理疏导工作的同时,还听取专家意见,以科学手段锻炼飞行员的过硬心理素质,加大模拟训练的难度强度,有效增强飞行人员面对危局险局的心理承受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