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北门钱家始祖落脚定海后就买田盖房,约于嘉庆年间分为孟、仲、季三房。孟房又称大孟房,在小余桥下。仲房现有乾、健、顺三房(其中健、顺两房为同一太公)。健房与孟房同处一院;顺房又称小孟房,屋接大孟房,与金家贴邻,矮平房;大晒场钱家为仲乾房。钱东升、钱日升为季房。祖宗们为加强子孙的凝聚力,免得族人日久疏远,也为了自己死后有一口羹饭可吃,先后各置办了几亩至几十亩不等的祭祀田,并规定祭祀田不可卖掉;轮值一房的子孙可收取祀田田租,但必须给祀田的祖宗扫墓和做忌日斋饭;清明节斋饭,各房务派一男丁赴席,席间交接下年轮值房头。有个太婆特规定清明上坟必须分送麻糍、青饼,见者有份,子孙们称她为“麻糍太婆”。钱家的祭祀田很多,有六十年、十八年一轮的,也有四年、二年一轮的。孟房多单传,人少田多,传说至道光年间沈氏太婆当家时还有4000亩田。解放前夕,孟房的谷仍堆积如山,虫蛀霉烂。 因钱家谷多,每逢危难时刻,官府常求助钱家捐资解难,钱人俊先生曾听他的爷爷们说过有关沈氏太婆捐谷养兵的故事。 道光年间,日本侵略朝鲜,应朝鲜的请求,作为保护国的大清帝国毅然出兵渡海援救。兵船途遇大风,数艘漂流到舟山。兵员要吃饭,县衙无力供给,县太爷就与钱家商量捐谷养兵,当家的沈氏太婆爽快答应。待风过天晴,兵船又向朝鲜进发。县太爷将沈氏太婆的爱国事迹奏报皇上,沈氏太婆受到皇上的表彰奖励。民间传说太平天国军攻打定海时,沈氏太婆开仓放粮,支持政府镇压太平军而受到皇上嘉奖。所奖“钦旌”横匾,右上角刻“沈氏率子孙接”字样,黑底金字,乌黑发光。钱家以此为荣,一直将它悬挂在钱孟房的二门上。至文革初期,此匾被扫“四旧”,有说被居委会拿去了,有说被一木匠拿去了。以上是有关“钦旌”匾来源的传说,正史中并无记载。 笔者在光绪年间编纂的《定海厅志》中,发现一段有关钱家捐资抗击英法联军的史料: 钱学懋,家世殷实,纳粟为国子生,居乡不著声誉。兵匪扰浙,宁波郡县皆陷。定海相隔一水,危如垒卵……学懋虑贼且量夕至,城破家亦破,遂与当时文武商定,设筹防局于其家,自愿毁家纾难。捐发军需,以为守御计议。定富家绅商皆踊跃。侨居上海者闻桑梓之难,亦集资购军装、谷米,以至备御略具。贼至,兵团合力歼之,军声大振,由是浙东以次恢复。计学懋自出捐资共三万余金。宁波克复,保加五品蓝翎。定海城池屹然独完,人皆称学懋为有功云。 钱学懋是钱家的哪代先人?笔者推测,他是沈氏太婆的儿子,因为定海钱家只有钱孟房有捐巨款抗敌的财力,再则孟房有热心公益捐资的先例。但这段记载并未提及皇帝嘉奖的“钦旌”匾。 钱家行善积德,在邑中极有威望。道光十五年,临城桃湾建造“钱王庙”,祭祀钱氏吴越王。 沈氏太婆系出北门沈家,丈夫小名阿小,生两子,小名大和尚、小和尚。大和尚生一子,小名阿生,妻子为里洞岙倪家人,当今书法家倪竹青的姑母。阿生又单传至钱会庆。传说大和尚、小和尚是败子,背着母亲负债累累。手持龙头拐杖的沈氏太婆在世时十分威严,债主们不敢上门讨债。待沈氏太婆过世,大和尚、小和尚兄弟俩一穿上麻衣孝服,高利贷债主们便纷纷登门讨债,于是孟房一半田产化为乌有。人称此债为“麻衣票”,即在盖棺穿上孝衣时讨债的高利贷。 大和尚儿子阿生,吸鸦片,有两个老婆,大老婆生一子二女。小老婆生一女。儿子钱会庆,早年父母双亡,由大姐阿菊抚养成人。姐夫朱秀定,与钱家一路相隔的保泰和湖丝商朱家公子。朱家为民国富商,极有钱。朱秀定在上海开有美华酒家。二姐钱姣娣的丈夫是建筑承包商,岱山机场由他承包建造,解放前夕去台湾。钱会庆上过一年复旦大学,读化学专业。 1941年与镬厂弄丁三房大小姐丁雅卿订婚,而后无所作为。 1947年经姐夫朱秀定介绍到上海同孚银行工作。钱会庆好赌,输掉好多田产,1950年随朱秀定去香港。朱秀定去香港后也卷入赌博不能自拔,输掉全部家当,最后不得不去台湾投靠建筑承包商连襟。钱会庆也跟了去,1973年逝于台湾。 钱会庆与原配夫人丁雅卿生三子一女。因丈夫去了香港,妻子一人无力抚养四个儿女,小儿子未断奶就送给了大余桥下的陈锡章。 1962年,丁雅卿带着一子一女去香港找丈夫,其时钱会庆已另起炉灶,有了年轻的新夫人。即便是富家小姐也逃脱不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命运,丁雅卿只得委曲求全,跟着丈夫去了台湾,前几年故世。其长子钱亦凡,小名大宝,由丁三房抚养成人,曾任上海新华医院营养室主任,现退休;次子在台湾开印刷厂,生产包装材料;一女年轻早亡。 小和尚生二子,其中一子名阿根。“会”字辈中,孟房还有钱会荣、钱碧莲、钱会俊三姐弟,皆为小和尚的孙儿女,其中钱碧莲、钱会俊为同胞姐弟。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八日的定海舟报刊登了一则“定海钱孟坤大房钱会荣紧急启事”:钱会荣父覆昌公年近花甲,精力日衰,没有能力处理家政事务,于六月一日起,将家中一切事务及所有产业推让于钱会荣承担,特此登报声明。这则紧急启事向人们传递了三个信息:一是钱会荣父名钱覆昌,为小和尚的大儿子;二是钱覆昌不到六十岁命赴黄泉;三是钱会荣是原配夫人生的长子,钱碧莲、钱会俊同胞姐弟为侧室所出。 钱会荣靠租谷吃饭,又爱赌博,父母不喜欢他,怕他日后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就给他娶了个勤劳的乡下姑娘管束他。钱会荣在父亲死后,获得了当家的权力,在财产分割中占到了便宜,但他旧性不改,最终还是坐吃山空。解放初,他卖掉了祖屋和田产,住到义桥祖祠钱家花园里,自己种地。生一子二女,都当了义桥农民。 钱会俊幼小时父母双亡,由姐姐钱碧莲抚养长大。钱碧莲上海东南医学院妇产科毕业,曾任定海福仁医院医生,抗战时在沈家门日侨医院当医生,抗战胜利后去安徽芜湖,把钱会俊也带了去。钱会俊毕业于安徽医学院,后任蚌埠医院院长,1987年任太湖县副县长。 号称清朝定海显族的钱孟房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后代子孙都不知道钱学焕藏金涂塔和钱学懋捐资抗敌的故事,唯有为数不多的老定海还记着“钱家谷、施家屋”这句老话头。 |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