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心怿:甘当“小兵”的院士

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51:3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前夕,21岁的顾心怿来到了齐鲁大地,来到了黄河下游的那片冲积平原,一干就是54,铺就了自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之路,而且是一个没有本科文凭的院士。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将军,做一个好士兵,也是很难得的。”819,在那间堆满了书籍的办公室内,顾心怿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深情阐述了自己多年来的坚持。

那个年代的“故事”

19371,顾心怿出生在上海南市区的一条小里弄。尽管家境贫寒,父亲还是咬牙硬撑着让顾心怿读完了初中。毕业后,顾心怿自己报名考入了知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吸引他的是该校开设的一个石油机械中专班。这个班,可以不交学费,每月还发生活费和助学金。从此,顾心怿便与“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3,顾心怿职业学校毕业,被保送到中国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俄语专修班继续学习。三年之后,顾心怿本可以留在北京工作,可是他却说:“我学的是石油机械和石油专业俄语,北京虽然条件好,却没有油田,我还是去大西北吧。”

就这样,顾心怿到了玉门,但他的工作只进行了三个月。“1957,我便来到了山东,先是在济南的华北石油勘探处,后来又到了华北石油勘探处的石油机械厂。”顾心怿说。

一直到1961年初,东营“华8井”开钻,汇报到济南的消息说,钻井的泥浆里有油花,有气泡。身处石油机械厂的顾心怿异常兴奋,在听说那里的钻井设备经常出故障后,他立即拉上两台机床设备,带着工人开车前往东营。

刚到东营,顾心怿就遇到了难题。“华8井”取岩芯时,老式的苏制取芯工具内径太小,松散的油砂岩芯怎么也取不出来。队长对顾心怿说:“你是搞机械的,能否帮我取岩芯?

在简陋的条件下,顾心怿在几天里就设计、制作出了比原先岩芯管断面面积增加了4倍的新取芯工具,成功地取出了东营地区第一筒油砂岩芯,“华8井”成为华北地区第一口出油井,并作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井载入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史册。

19614,负责石油勘探的首长对顾心怿说:“你别走了,留在东营吧,这里更需要你”。就这样,顾心怿留在了东营,“我跟东营也有感情了,也不愿意走了。”

“想辞职也是不容易的”

19641,胜利石油勘探大会战开始,顾心怿被任命为工程师,不久又担任胜利油田采油攻关队队长。当时,普遍使用的磕头式抽油机对稠油和深井采油效果不太理想,油田要求研制一种新型抽油机,重担再次落在了顾心怿的肩上。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顾心怿的爱人李巧云贴好圆圆的玉米饼子,摆放在简陋的圆桌上。好不容易等他回来了,顾心怿却不坐下吃饭,而是用筷子插起一块黄澄澄的饼子,转来转去,比比划划。爱人看着他那出神的样儿,又气又笑说:“你这个人中什么邪了?”说着夺过饼子往顾心怿的嘴里放。这时他才如梦初醒,原来他把饼子当做抽油机的链轮了。

“刚刚拿出‘链条抽油机’方案的时候,‘文革’开始了,我这个队长也靠边站了。但是在大家的默许和支持下,我的学习和研究设计没有停止,因为我知道这项技术在国内外都是首创的。”

最终,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实际使用的链条抽油机在1973年诞生,1978年这项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这项技术引起了国内外石油界的重视,美国《世界石油》杂志上介绍说,“看到这种中国工程师设计的抽油机感到很惊奇(surprised)”。

也就在1978,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又设计建造出了我国第一条浅海坐底式石油钻井船“胜利1号”的顾心怿,当上了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副院长。“但是后来,我觉得自己干行政能力有限,干不好,但在科技上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在1980年提出了辞职。”

但是,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时代背景下,顾心怿“辞职”也费了不少功夫。“当时,有《大众日报》记者帮了我大忙,他在《大众日报》和《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就是阐述了我的‘辞职要求’,党员不能就是当领导,党员也要当科技工作者。”

“这个报道的影响非常大。”顾心怿感慨地说:“后来领导找我谈话,就把副院长的职务免了,我又回到了科研岗位。我轻松了,高兴了,辞个职务也不容易啊。”

没有了行政职务,顾心怿将全部精力放在了科研上、放在了油田上。“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小才。‘大才’是搞宏观策略的,‘小才’是搞具体技术的。技术很重要,应该有很多人搞技术。”顾心怿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都想将军也不行,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将军。做一个好士兵、高级士兵,也是很难得的。”

之后,付出了8年多心血,顾心怿与胜利油田、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北海造船厂的科研人员一起,完成了步行式钻井平台“胜利二号”的设计制造。至今,这座重达4000吨的平台已步行3000多米,不仅在浅海海域钻成油井近百口,而且多次走进其他任何钻井设备无法进入的极浅海潮汐带钻井。

这一成果在1991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2年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5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此外,该成果还在世界石油大会上展出,给国内外石油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5,顾心怿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现在还想干点事儿”

“石油机械的科技创新工作,很有味道。”这是顾心怿的名言,也是追求。

顾心怿看到,全国5000多台修井设备每年消耗柴油多达20多万吨,就和科研人员经过十年的反复研制与改进,完成了液压蓄能石油修井机的发明。这种机器的动力机,功率只要常规修井机的三分之一,用井场的电力就可以带动,在样机试验期间,修了1000多口井,没有用一点柴油,推广应用后,节能增效将数以亿元计。

2006,顾心怿又开始设想和研制长环形齿条抽油机,超越原来的链条抽油机。目前,已经有数百台长环形齿条抽油机在全国几大油田试用。

截至目前,作为真正的第一发明人,顾心怿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中国专利金奖2次。

对于这样的成绩,顾心怿一直都“庆幸”当初自己辞职的选择。“做领导,搞科研的精力就少了。我现在很方便,出门就是油田、就是机器,看到哪里有问题,可以随时到那里改进。”顾心怿表示,“油田的年轻科研人员也喜欢找我探讨问题,我也尽力提出自己的建议,带领他们一起开展技术攻关,这些年轻人也给了我许多创新的激情与活力。”

在胜利油田的这50多年里,顾心怿有多次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但都没走,一直留到现在。这么多年的坚持,顾心怿认为这源于自己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小时候在上海,我亲身感受到国家的贫弱、人民的苦难、侵略者的残暴和统治者的腐败,最终是共产党人的言行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我才决心跟共产党走,17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外国人试探顾心怿。“他们说像我这样的人在美国工作,一年能挣10万美元。也曾经有外国人要给我的孩子到美国上学提供担保。面对这些我都谢绝了。”顾心怿说,“回顾这50多年,我常常自问,如果不是选择了跟党走,如果不是选择了留在油田,我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呢?我可能会有技术、金钱,但是无法体会到共产党员的分量有多重,无法体会到石油工人的形象有多崇高,无法体会到用科技成果报效祖国是多么快乐。”

在一线坚持搞科研的同时,顾心怿把培养年轻科研人才作为自己的职责,曾被聘为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多家大学的兼职教授,还担任了中国石油大学的兼职博士生导师。“有的高校还要给我很高的报酬和待遇,但我提出的条件就是不要任何报酬和待遇!”顾心怿说:“现在,国家、山东以及胜利油田都给了我很好的待遇,我怎么能再提什么要求呢?

“我现在还想干点事儿。”今年已近75岁的顾心怿,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需要抓紧去做,“我还在一线继续搞科研创新工作,譬如前段时间,听说我发明的长环形齿条抽油机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北京、新疆等地都来人了,问我能不能做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的深井用的超大型抽油机,能不能做适合煤层气开采的轻便节能的小抽水机,我就说都能做,只要生产需要,前人没有做过的,我们就应该去探索、尝试。”现在,顾心怡正在做这两种新机器的研究设计工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