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与建议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9:05 

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落后,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金融抑制",因而需要"金融深化"。山东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但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不低,但资金来源存在结构问题。分析表明,山东经济金融化程度较低,储蓄不足,证券化率较低,金融体系欠发达。金融深化程度较低影响资本投入总量、结构及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应通过区域金融的发展及深化,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迟缓简单地归结为资本匮乏。以Mchinnon和Shaw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不仅在于资本的稀缺,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场的扭曲造成了资本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并由此出发,建立了一套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尽管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主张在实践中并不成功,但不可否认,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落后,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金融抑制",因而需要"金融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分别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发展模式,比如广东的"特区模式",浙江的"温州模式",江苏的"苏南模式"等等。不管这些发展模式有何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得到了金融部门的有力支持。本文通过对山东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结构以及金融深化指标进行研究,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山东金融体系发展状况和金融深化中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经济增长指标及地区间比较

1、经济概况分析。2004年山东GDP总量仅次于广东和江苏,而GDP增长率达到15.3%,远远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发达省份中位居第一。但人均GDP并不高,居民人均收入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经济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和源泉。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净出口受制于国际市场环境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相对而言,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容易控制的因素。经验研究也表明,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多数国家和地区是非常高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山东以往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

2、固定资产投资分析。2002年以前,山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GDP比重在发达地区中是最低的,但从2003年开始,这一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到2004年,这一指标仅略低于浙江。山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GDP比例不断增加也证实我们前面的推论。

在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山东民营经济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01年前明显低于广东、江苏和浙江,这说明民营经济投资对以往山东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低。从2002年开始,这一情况开始改变。到2003年,山东民营经济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高于其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可能会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明晰有助于效率改进。相对于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的产权更加明晰,因此投资效率往往要高于国有经济,对于竞争性行业来说,尤其如此。与江苏、浙江和广东相比,山东以往民营经济投资比重较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山东的整体投资效率,从而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金融深化程度及地区间比较

1、经济金融化指标。经济金融化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的程度。Goldsimth(1969)较早提出"金融相关比"这一指标,即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之比。金融相关比在计算上存在一定困难,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其他指标,如金融资产与GDP之比,M0、M1、M2与GDP之比等。考虑到数据获取的便利性,本文用金融机构存款与GDP之比作为区域经济金融化的衡量指标。

与其他地区相比,山东历年的金融机构存款占GDP比重都非常低,而且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从2003年数据看,山东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不仅在总量上远小于其他地区,与GDP之比和人均存款额等相对指标也远小于其他地区,其中浙江、广东的人均存款额是山东的两倍多,山东相对指标甚至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山东的储蓄水平明显偏低,较低的储蓄率导致资本积累不足,影响投资和经济发展。

2、证券化率指标。证券化率是指一个地区上市公司总市值与GDP之比,一些学者用这一指标来衡量市场经济成熟程度。证券化率既反映了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反映了经济增长对资本市场的依存度。事实上,除了融资功能外,资本市场还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权流动、改善公司治理和提升产业结构等功能。从上市公司数量与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看,山东证券化率指标不仅远远低于广东、上海等省市,甚至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山东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大省不相称,山东没有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保险密度和深度指标。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收入数量,而保险深度指标是指保费收入与GDP之比,这两项指标反映了保险市场的发达程度。商业保险是最能体现金融服务水平的行业,不论是寿险还是财险,它的服务对象都是"人"。因此,人口集中的地区往往是保险业竞争最激烈地区。我国加入WTO后,欧美保险业最先进入中国市场足以证明这一行业在人口众多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吸引力。山东历年的保险深度指标不仅低于经济发达省份,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保险密度指标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其他发达地区(见表4)。作为一个拥有9200万人口的大省,山东目前还没有一家自己的保险公司!山东保险市场不发达,直接反映的是山东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和功能的不完善。

4、货币资金投放。货币资金投放反映的是一地区的资金充足程度以及实体经济部门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通常情况下,如果一地区的现金投放为正值,意味着该地区的经济获得了较为充足的货币资金支持。反之,如果一地区的现金投放为负值(现金回笼),则意味着该地区的货币资金存在外流现象,区域内的经济部门没有得到较好的货币资金支持。有关统计显示,山东在多数年份内现金投放为负值,即存在货币净回笼或资金外流,这与其他地区高额的货币资金投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我们可判断,山东以往存在金融资源外流现象,这一现象的结果是实体经济部门得不到所需要的充足的资金支持。

5、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功能的发挥要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中介服务来实现。从获得金融业务许可的机构数量看,山东落后于其他地区。首先,山东不仅外资银行分支机构远远少于广东和上海,而且广东和上海分别有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这样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山东仅有的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原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更名而来的恒丰银行,但其业务开展主要还是在烟台地区。其次,山东证券经营机构数量很少,目前全省仅有三家证券公司,而且经营业绩和市场份额在全国130多家证券公司排名中也不尽如人意。最后,在全国44家保险公司中山东至今还没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保险公司。经验表明,一地区金融体系的发达与否,除与该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有关外,也与周边地区的金融辐射有极大关系。浙江、江苏作为上海这个中国金融中心的腹地,必然受到上海金融业的辐射,而广东受香港金融辐射则更为明显。作为金融辐射的结果以及受区域性商业文化的影响,浙江、江苏、广东三省准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的数量也很多,这些机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山东金融发展状况总结为:储蓄不足,货币资金投放数量较少;证券化率较低;保险市场不发达;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深化程度较低。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必然导致企业外部融资不足,使更多的企业不得不依赖于自我积累等内部融资方式,这将对投资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严重制约。

金融发展落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

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和经验

理论和经验都表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个世纪初Schum-peter(1912)就提出:功能完好的银行通过鉴别那些能成功地开发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的企业家,并且为其提供融资而刺激了技术进步。Hicks(1969)认为金融体系通过资本动员在启动英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agano(1993)根据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推导出稳定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g=A·φ·s-δ

其中,A表示资本的边际社会生产率,反应的是经济部门的生产效率、投资效率,φ表示储蓄被转化为投资的比率,s代表储蓄率,δ为折旧率。

公式说明,一个社会的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投资效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率的重要指标。而这三个指标都与金融体系有关,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投资效率。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也证明,金融促进了经济发展。Goldsmith(1969)较早注意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其金融部门的发展状况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基于1860~1963年间35个国家的数据,Goldsmith发现,如果以几个十年为周期,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的对应关系。甚至在有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一直伴随着超过平均水平的金融发展速度。King和Levine(1993)的一项研究表明,金融发展确实领先于经济增长。他们通过对80多个国家1960~1989年间的实证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速度和未来十年该国的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生产率增长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Rajan和Zingales(1998)的研究也发现,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一些需要长期外部融资的行业发展。Levine(1997)又在一篇综述文献中总结了金融的几种功能,包括:风险改善、信息获取和资源配置,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储蓄的积聚以及商品、服务和金融合同交易的简便等等。具备以上五种功能的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出现源于市场摩擦,其中的任何一项功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个途径来实现的。

金融发展落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投资需求拉动等等。金融发展的相对落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投融资水平和效率。金融发展的相对落后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积累。在以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等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更好地动员储蓄,作用于资本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反之,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则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着投融资的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融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比如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和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等等,这意味着投资的效率提高。相反,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则抑制了投融资的效率。

(2)抑制技术进步和优秀人才引进。金融推动和促进了技术和资本的结合进程。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金融体系与工具的发展可以起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金融的发展使得通过投资组合降低风险,从而对高风险的产业进行投资成为可能,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此外,金融业自身也可以吸纳就业,提供金融服务,而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明显。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资本市场体系不发达,使得风险性的创业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从而抑制技术进步,也不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3)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和企业规模扩张。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的成长和规模扩张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大型跨地区甚至跨国企业往往也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支柱。企业的规模扩张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要素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种是通过收购兼并或资产重组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借助银行或资本市场来实现;而后一种情况大多是通过资本市场完成的------这种扩张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短,但要求企业更加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

(4)延缓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金融的发展及深化对产业结构影响可从两方面解释:首先,金融产业本身就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发展直接体现为金融业的产出增大,在统计核算中不仅表现为GDP总量的扩大,同样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加快,比重增大。其次,金融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各产业不同程度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在不同产业的流动和再配置,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则为产业的优化提供资金及资本支持,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资本环境。因此,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必然会延缓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作者简介:孙国茂,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金融系高级访问学者,出版个人专著3部,主持和参加过多项大型课题的研究工作。)

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四点对策

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周小川(2004)最早提出金融生态环境概念,认为中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在很大程度上与金融生态环境有关。近年来,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确保金融体制改革成功的头等大事。所谓金融生态环境是指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的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

以往,理论界讨论较多的是政企关系分开等问题,对政银关系、银企关系认识不足。在一些地方政府帮企业逃避银行债务等以行政手段干涉金融活动的现象屡屡发生。事实上,政府应为地方金融机构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诸如为金融机构介绍区域发展规划、财政扶持对象、企业破产兼并转制信息的披露、组织资金、帮助消化不良资产等,将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与区域内金融机构的利益目标结合起来,防止出现政府帮助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避免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行政干预的现象发生。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机构生存和金融体系发育的必要条件。山东要建立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和服务体系,必须从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入手。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意见》。事实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发祥地,诚信守法、以诚待人是山东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对山东企业家的价值观和商业文化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山东具有建立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许是山东金融发展最有利的条件。

利用金融资源,发展区域性金融市场

在我国,全国性的金融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各种金融业务,如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相对独立。这种金融发展格局必然造成在一区域内不同金融业务发展相对割离,从而使得区域内的金融发展很难产生协同效应。在目前政府采取严格的金融管制政策条件下,设立区域性金融机构十分困难。因此,充分发挥已有金融资源作用至关重要。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各种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对此,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要求金融混业经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尽管短时间内金融混业经营不可能成为现实,但银行、保险和证券机构交叉开展业务和共同设计产品的情况确是越来越多。所以山东应充分利用区域内已有的各种金融资源通过金融创新等手段,加大资本创造能力,实现区域内金融业务的良性发展,逐步排除资本束缚,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一个开放的、允许竞争的金融市场是保证金融效率的前提。因此,山东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放开区域金融市场。首先,吸引其他地区包括海外的金融机构在本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同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其次,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参与市场竞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应加紧吸引国内外的金融专业人才,因为金融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专业人才的竞争。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优势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目前我省农村人口为519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6.5%。2004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总额为1820亿元,占全省居民收入总额的32.56%。去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为2461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的16.95%,在全国农村信用社排名第三。山东的农村金融是山东金融的一大优势,且市场潜力巨大,以成立山东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优势,对于加快山东农村发展、提高全省居民需求消费水平,进而促进全省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极大作用。

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

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容量正在逐步扩大,市场运行也越来越健康和规范。但由于制度性原因造成证券发行额占全社会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较小,使证券融资还不足以对我国经济产生主导性的作用,也不足以担负起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任。但现代金融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直接融资比重会越来越大,因此,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些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性缺陷正在逐步的消除,资本市场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会愈加重要。山东是国有经济和国有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政府和管理部门应该有意识的调整融资结构,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同时,在对发展直接融资问题的认识上,应改变认为直接融资只是单纯的股票融资的观念,企业债券、信托融资和产业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同样也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应大力发展,从而优化融资结构。另外,政府和企业还应当有意识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改善公司治理,优化产业结构。最终通过资本市场培养出一批能够支撑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并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现代企业。

2006年4月21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