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 丛文考
2011年3月,西霞口旅游有限公司再度被授予“山东省服务名牌”荣誉称号。
日前,西霞口所辖的成山头风景区被授予山东省旅游摄影创作基地。
这一系列的荣誉都属于西霞口这个因晚霞流走而得名,又因村企合一而知名的现代化村庄。
西霞口坐落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威海荣成,拥有旅游产业、港口运作、国际海运、船舶修造、海珍品养殖五大支柱产业。
美丽成为西霞口不可或缺的标签。旅游产业是西霞口集团发展的重点之一,目前拥有成山头风景区、神雕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海驴岛风景区、摩天岭生态旅游风景区四大景区。同时,集团还拥有星级酒店博霞山庄、博霞新馆等下属旅游企业。
区内壮丽的山海景观、独特的海滨休闲文化、和谐的社会人文构成了西霞口旅游的独特魅力。据统计,截止到今年10月底,西霞口所辖四大景区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
小吃会,大民俗
成山头吃会是当地流传下来的民俗,每逢农历三月三都会举办。上世纪40年代,日军占领成山头,该传统民俗被迫停止。直到去年,成山头吃会才再度登上历史舞台。
今年
谈到恢复成山头吃会这一民俗蕴含的意义,主持本届吃会的民俗专家孙德胜说,成山头吃会不同于一般的庙会,它是独特的民俗事象,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一传统民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地农渔文化最直接的反映,成山头吃会应当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并流传下去。
成山头吃会为当地渔民和农民提供了表达感激之情的机会,也给当地人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互通情感、文化共享的平台。一位89岁高龄的老渔民袁文明介绍说,吃会除了它的表面意义之外,还起着化解矛盾的桥梁作用。俗话说“一杯泯恩仇”,每逢吃会,邻里乡亲集聚一堂,这时有嫌隙隔阂的村民只要相互对饮一杯,就会化解前嫌,从此和睦相处,希望吃会能延续这样的意义。
成山头吃会流传下来的已不仅仅是吃会祭拜的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这样的民俗活动传达着久远的文化,同时将其蕴含的和谐共享的精神流传开来。
爱心助残,人文情怀
为迎接
此次活动由5名残疾人游客自驾进行,他们是威海市首批拿到残疾人C5驾照的车主。从威海市驾车至成山头风景区,5名车主并没有显得吃力,反倒是初来景区的兴奋跃然脸上。9名残疾人游客都是初次来成山头风景区,虽然生活在威海,可却因身体不方便,一直没有机会来景区。
现在自己可以驾车,又有报社记者同景区联系沟通,借助残日的机会一览成山头风景区,这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残疾人驾驶汽车,是残疾人无障碍地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9名残疾人圆了游览成山头风景区的梦想,能像正常人一样的休闲旅游、方便出行是他们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样本新村,经验共享
西霞口人不把幸福“暗藏闺阁”,他们以切实的行动传播经验,弘扬文明。
在培训后期,培训人员实地考察了西霞口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情况。西霞口以自身的发展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同各地大学生村官共享发展经验。截至今年9月,农业部共在西霞口村举行了六次相关培训。
改革开放以来,西霞口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壮大村级经济与提高村民生活同步推进,改善村容村貌与培养文明新风两手齐抓,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中央及省领导多次来到西霞口村视察,对西霞口的发展思路、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自2008年西霞口村成为山东省唯一被农业部定点的“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以来,西霞口村已接待过十多批农业部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