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利用地质环境 助推海洋经济发展

来源:《宁波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57:13 

宁波拥有得天独厚的“港、渔、景、岛、涂、油”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相当。2011年2月底,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7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明确指出,宁波—舟山港及其附近区域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地质环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宁波沿海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薄弱,地面沉降、海岸滑坡、岸线冲淤等环境地质问题众多,如何科学利用沿海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地质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实现沿海地质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真正建设和谐、友好的“海上宁波”,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统筹兼顾,制定科学合理发展规划

地质环境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地质条件必定贯穿于海洋经济规划、建设、发展的始终。沿海不同于内陆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必须在充分调查和研究基础上,根据海岸地质环境条件、水下地形地貌特征,结合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及趋势,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及临港工业、产业布局、海岛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地质资源和环境条件,扬长避短,制定科学、合理的港口建设、产业发展、海岛开发等规划。

二、全面调查,摸清地质环境家底

宁波沿海陆域地区由低山丘陵和滨海平原组成,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涉及的深大断裂有丽水—余姚深断裂、温州—镇海大断裂、鹤溪—奉化大断裂、长兴—奉化大断裂等。滨海平原地势低平,标高为2.5-3.0米(黄海高程),成陆时间较晚,主要为近代沉积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宁波海岸线曲折而悠长,镇海口以西,岸线平直,为泥滩,多为泥质海岸,水下地形相对平坦;镇海口以东,岸线曲折,发育基岩海岸。海岸地区水下浅滩、水下缓坡、水下斜坡及潮流浅滩、潮流浅槽、潮流深槽等水下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根据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开展系统的沿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特征,环境地质问题对岸坡稳定、港口开发及重大产业基地的影响,岩、滩、沟、洞、岛等旅游资源分布及其特征,海洋经济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等。

三、勘察评价,查清地下水供水水源时空分布状况

宁波沿海地区地表水系相对不甚发育,汇水面积有限,河流源短量小,大都独流入海。部分河流进入平原后,近海筑有闸碶,形成平原河网,地表水资源不甚丰富。

宁波沿海地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等两大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为河谷孔隙潜水和平原区孔隙承压水。河谷孔隙潜水分布在山间沟谷中,含水层由全新统冲积、冲洪积砂砾石、含粘性土砂砾石组成,较松散。滨海平原孔隙承压水含水层由上更新统冲积、海积砂砾石及砾砂、粉细砂组成,水质一般为咸水,局部为淡水。基岩裂隙水资源量较大,分布广泛,但资源分散,难易集中大量开采,不具备大规模集中供水价值。

针对宁波市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分布特征,开展系统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及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价,全面查清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特殊状况应急供水提供技术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地下水现有的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水质及水位动态,可利用地下水供水资源分布,年度和干旱季节可供水资源量,地下水开发利用所致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风险预测等。

四、建立网络,实施地质环境动态预警预报

宁波海洋经济战略全面实施,工程经济活动全面展开,对岩、土、水等地质环境因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反作用于海洋经济建设和发展。建立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实施地质环境动态预警预报,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

以新技术和新方法(3S、自动化、网络技术)为载体,以系统、全面地提供地质环境信息为目标,根据地质环境动态及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和趋势,结合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地下水、地面沉降、突发性地质灾害、矿山环境、地质遗迹等监测网络,准确掌握区域性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建设沿海地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对海岸地带地下水、地面沉降、突发性地质灾害等实施预警预报,提高政府应急反应和决策能力。

五、合理施工,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

宁波沿海地区第四系成因十分复杂。上部广泛发育全新统海积淤泥、淤泥质粘土;中部发育上更新统冲湖积、冲积、冲海积粘土。滨海平原海相为主的沉积物,具有非常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高含水性、高灵敏度、高空隙性、高触变性、高压缩性、低渗透性、高度异性及低强度性等。

宁波沿海平原这特殊的工程地质土体,在自然状态下,属于欠固结状态。在地下水开采、工程施工、地表堆载作用下,极易引起地面沉降,特别是不均匀地面沉降;而且,滨海地区地面沉降具有沉降速率大、不均匀性、沉降稳定历史长等特征,对沿海规划和建设具有危害性。

海岸地带浅部淤泥大多为近期沉积物,处于欠固结状态,物理力学指标变化极大,具极不均匀性;而且,浅层含有大量泥炭和有机体,物理力学性质极差。加上局部地段水下岸坡较陡,自然岸坡稳定性较差,存在大规模滑坡的地貌地形条件。局部地带海流湍急,长期处于回流、侵蚀作用,自然岸坡一定程度上处于失稳状态。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面启动,码头修建、地表堆载、大规模填方等工程活动,改变了原海岸边坡的应力状态,加快海岸边坡失稳,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海岸滑坡。此类滑坡也是我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中规模大、危害严重的滑坡之一。

海岸地带工程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港口码头建设、海岸堆载、基坑开挖、桩基施工、井点排水等工程活动中,必须针对宁波地质环境特点,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科学合理施工,避免地质灾害发生和发展,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系统研究,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宁波沿海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可能会出现地面沉降、海岸滑坡、岸线冲淤、砂土液化和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污染等现象,造成地质环境不良演变,需要开展资源、环境相关系列问题的研究,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必需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在调查和评价基础上,研究沿海地质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内容包括:海岸开发建设与环境地质问题,沿海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演化特征及其趋势,三维可视化地质环境管理模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地质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相互作用和影响趋势,海岸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地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七、有效监管,确保海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在全面调查和分析研究基础上,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对沿海地区地质环境进行风险性评价与区划;编制宁波市海岸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立沿海地质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制定海洋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规范;出台我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对宁波市沿海地质环境实施有效保护和管理,科学合理利用地质资源和环境,避免和减轻环境地质问题,促进沿海地区地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有效助推宁波海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