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经济新区”剑指高端

来源:青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58:12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地处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占据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与日韩隔海相望,西海岸经济新区有着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区位战略优势。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建设的海洋经济新区,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目标明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入全国新区第一方阵,打造沿黄流域对外开放的门户、国际航运枢纽、国家海陆统筹发展试验区、国家高端海洋产业发展领航区和青岛现代化国际新城,支撑青岛发展成为“国际湾区都市”。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以新区北部城区和董家口港城带动全域发展的城市框架。

板块重组

科学再造功能区

按照生态间隔、组团发展、全域城市化的思路,西海岸经济新区所在区域现有行政区划将被打破,重新统筹海陆资源,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区。

新区核心区将建设行政、金融、商务、文化、科教中心。依托唐岛湾、灵山湾的滨海岸线,重点发展金融、现代商务、高端商业,增强综合服务功能。经济功能区包括保税港区拓展区,发挥口岸功能与保税功能叠加优势,促进国际贸易、航运物流、临港制造、金融联动,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港航服务、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临港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中德生态园拓展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产业等,建设具有广泛示范意义的高端产业生态园区、世界高端生态企业国际化聚集区、世界高端生态技术研发区和宜居生态示范区;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发展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物流、贸易和港航服务业,建设国家大宗商品储存、加工、物流基地和重要的交易中心;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船舶零部件、纺织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产业;海岛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在凤凰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影视制作、出版传媒、文化创意等现代文化产业,打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新区将打造琅琊人文宜居区,发展金融、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和都市工业。加强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保护性开发人文与自然景观,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开放合作

优势资源共建共享

加强国内、国际经济合作。对外在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中日韩海洋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循环经济合作园区和清洁能源合作项目。构筑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发展平台。以中德生态园为载体,扩大与德国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和能效领域的合作,加强与欧盟国家产业和技术合作,举办中欧商品交易会、商品展、商务论坛等重要展会。落实金砖伙伴城市《青岛倡议》,依托金砖广场和金砖伙伴城市论坛,扩大经贸合作,重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网络、海洋科技、旅游开发等领域合作。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展现开放、包容、创新的新区文化特质。对内探索建立区域联动合作机制,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发展,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连互通和港口、铁路运营管理合作,引导企业在海洋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教育等领域跨区域相互投资。发挥新区作为黄河流域主要出海口和临近新欧亚大陆桥端点优势,构建西部能源、资源东送通道和东西部能源资源集散交易中心。

同时加强与半岛城市合作共赢。打造与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滨州沿海六市核心合作圈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统筹、铁路港口交通动脉贯通、能源水利网络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一体化发展。推进与烟台、威海、日照在港口、旅游、文化等领域合作,打造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山东半岛黄金海岸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与潍坊、淄博、泰安、莱芜在产业发展、物流贸易、资源开发等方面合作,带动鲁中、鲁西地区发展。加大科技、人才交流和产业梯度转移,辐射带动鲁西南地区发展。

产业发展

五大支柱四大特色

产业发展上,西海岸经济新区将坚持集群、高端、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推进工程,构建海洋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立足产业基础和港口优势,做强海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海洋高端石油化工、海洋运输物流和海洋文化旅游业五大支柱产业――

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做大船舶制造业,做强海洋结构工程与装备制造业。争取引进轿车整车项目,发展新能源汽车、特种车及零部件。培育风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装备、大型石化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港口机械等产业。发展海洋装备、石化装备等特种钢材和高档钢材深加工。

电子信息产业中:发展新型显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国家级大型数据中心。提升汽车电子、网络智能家电、数字视听、卫星组装产业,发展芯片、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等核心产品。发展海洋探测监测与信息服务、网络增值服务、软件服务等信息服务业。

海洋高端石油化工产业:一体化延伸石化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大宗有机化工产品,以及树脂、橡胶、化纤等合成材料,发展面向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轻纺工业的高端石化产品。积极发展新兴海洋化工。

海洋运输物流业:加快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引进培育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加强海运与陆运、空运衔接,发展多式联运,开展以港口为龙头的全程物流服务业务。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发展保税物流等新业态。

海洋文化旅游业:推动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文化产业基地和世界级黄金海岸旅游目的地。挖掘东夷文化、齐文化、琅琊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文艺创作等产业,举办海洋文化节和金凤凰奖等活动,发展文化节庆旅游。积极发展邮轮经济,发展帆船、帆板、游艇等海上体验性旅游。提升海岛游和乡村渔村体验旅游档次。推进凤凰岛、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小珠山、大珠山等旅游景区建设,打造山、海、城、文、旅、商一体的旅游链条。

西海岸经济将瞄准世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蓝色金融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产业、航空产业四大特色产业――

海洋新兴产业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发展海洋生物产品深加工、功能性海洋食品、海洋新材料和海洋医药产业,建设海藻深加工基地。发展规模化海水淡化产业,建设国家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发海上风电,带动新能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蓝色金融产业加强蓝色金融创新,扩大涉外金融业务,争取开展航运金融业务试点,发展船舶融资、船运保险、资金结算和航运价格衍生产品。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和组织,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新区设立总部、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培育和引进股权投资机构,探索设立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整体推进产融结合金融示范区建设;海洋工程建筑产业培育引进综合性设计集团和大型专业化施工企业,承担港口建造、跨海桥隧、航道疏浚、防灾减灾设施、人工鱼礁等海洋工程设计与施工任务,初步形成海底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人工岛、海上城市建设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工程建筑业基地;航空产业发展航空装备组装维修、飞机零部件生产、航空工业设计、航空教育培训、机载设备和航空新材料产业,构建直升机研发、总成、销售及商务机运营服务产业体系,建设商务机通用机场和直升机试飞场,培育高端航空旅游业,打造通用航空制造、维修和服务基地。

港航建设

航运枢纽与自由贸易港

以建设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低碳环保的第四代国际化港口为目标,新区推进港口综合开发,完善集疏运体系和市场交易体系,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和国际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加快“交通运输港”向 “贸易物流港”,“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战略性转变。

打造国际航运枢纽。优化港口资源开发,调整港口功能布局,实现前湾港、董家口港功能有机互补。加快建设董家口港区基础设施、口岸查验监管设施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争取国家批准董家口为一类开放口岸;前湾港以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为重点,建成现代化国际集装箱中转大港。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强铁路、公路、管道等集疏港交通项目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打造连接海内外、沟通沿海地区、辐射内陆腹地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加强前湾港区与物流园区之间、物流园区与高等级公路之间交通联系,实现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分离。推进董家口港区疏港公路、疏港铁路建设,完善站场及配套设施。发挥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散作用,大力发展海铁联运。超前谋划青岛新机场建成后海空联运枢纽建设,增强海空联运能力。

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优化航运服务产业链,发展船舶交易、船舶检验、船员服务、航运经纪、航运咨询等航运服务。完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促进船舶融资租赁、船舶保险、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发展。加强信息化服务,集中发布港口信息、集装箱班轮和船期公告,逐步形成典型航线货种运价指数。构建国际大宗贸易门户。创新市场功能和交易模式,积极发展期货和远期现货交易。在前湾保税港区建成全国最大棉花交易市场,发展成为棉花、橡胶等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结算中心。在董家口港区建设矿石、煤炭、油品、液体化工、杂货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石油交割库,实现由传统石油存储向能源储运中心转变;建设大型矿石保税堆场,发展大宗散货物流分拨中心。

推进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扩大保税港区政策覆盖范围,以前湾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和董家口保税物流中心为载体,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区。规划建设联动区,沿交通干线设置保税仓库、保税工厂,形成保税仓储与运输的保税网络模式。在保税港区拓展区建设保税配套产业区,以区内龙头企业带动区外协作配套企业发展。

争取更多航运支持政策。推进保税港区船舶登记制度试点。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航运税费政策,提高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开展离岸金融试点。积极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地区)经验,推动有关航运支持政策的先行先试,加快集聚与航运相关的企业、船舶、货物、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