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养殖实用技术

来源:渔业网   发布时间:2013-07-03 10:39:16 

文蛤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贝类,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为蛤中上品,享有"天下第一鲜"的盛誉,是我国大宗出口的鲜活水产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颁布,文蛤等海产贝类在我国水产品出口中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因此,文蛤养殖发展前景喜人。现将其滩涂围网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场地选择
文蛤具有随着生长而逐渐向低潮区或潮下带浅水区移动的习性,表现出个体大小不同分布潮区不同的特点。因此,应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生物饵料丰富,水质优良,远离污染源,底质为沙质或沙泥质,含沙率60%~80%,滩面平坦宽广,海水比重在1.010~1.025之间的中、低潮海区建场。
二、养殖场建造
1.滩面整理:新建场地,应将场内杂物外移及平整滩面。老场地应进行场地翻耕。由于文蛤养殖场设有围网,影响潮水对场地冲洗,日积月累,场地有机物逐年增加,底质会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所以经过多年养殖的文蛤场必须进行底质改良。具体做法:大潮低潮位时组织人力使用铲或锄头,顺向潮流方向,将表层10~15厘米底质翻起,利用潮汐变化使底质得到有效冲刷,视底质淤积情况,一般翻耕1次,若底质淤积严重,可翻耕2~3次。
2.围网设置:一般采用双层围网,内层主要为防逃网,网目为2.5厘米,外层网起保护内层网和防止敌害侵入的作用,网目为4厘米。围建场地的木桩有两种规格:一种长约1.5~2.0米,直径6~8厘米,用于扶持网片;另一种长约40厘米,直径3.0~4.5厘米的短桩,用于固定埋下的网片及场地内拉线打桩。
三、蛤苗放养
1.苗种选择:选择潜沙能力强、体表光亮、无损伤、无病态的文蛤苗,规格为140~200只/公斤。以本地苗为主,外地种苗要求产苗地水质接近成蛤养殖场环境。
2.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根据蛤场所处潮区而定,中潮区播放规格140~200只/公斤苗种,每亩播400公斤左右,低潮区蛤场则播放每公斤140只以内的蛤苗,每亩播800公斤。
3.播苗:播苗一般在涨潮前进行,苗种要均匀播在滩面上。若气温较高,应选择在阴天或黎明、黄昏时进行。已经损坏或死亡的苗种不要播入养殖场,播苗时操作要轻,以免损伤韧带和贝壳而影响养殖成活率。
四、养成期管理
在文蛤养成期间日常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退潮尤其是大风浪或台风暴雨后,要及时检查木桩和围网是否倾倒或破损,发现倒下及时扶起加固,发现围网破裂及时修补,以免造成文蛤逃逸;发现有泥沙或淤泥冲入场地,要及时清理;风浪冲滚使文蛤成堆,密度太大,要及时疏散,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更要注意,以免造成文蛤死亡;对敌害生物如鱼类、蟹类、鸟类、棘皮动物等要经常采捕或驱赶;及时清除已经死亡的文蛤,防止污染滩涂;做好日常水温、比重、水质等监测记录工作;定期测定文蛤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做好防偷、防抢、防人畜干扰和船只停泊等工作,保持场地安静。
五、收获
文蛤经过1~2年养殖,壳长达5厘米以上时,便可收获上市。收获季节南北略有差异,北方和江苏一般在春秋两季;南方其它地区除夏季及繁殖盛期不采捕,其它时间都可采收。收获方法有脚踩法、蛲刀法、蛤耙法、船耙法等,目前合浦沿海一带用得较多的是蛤耙法(该蛤耙是一种长50~60厘米,宽30~40厘米,深约40厘米的用钢筋做成的勺状疏齿耙),该法实用性强、收获效率高。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