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潜艇部队“没有那么强”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00:15 

日本《外交学者》1020日文章,原题:被夸大的中国潜艇威胁北京的潜艇部队并没有美国军事决策者曾担忧的那么大或那么强。中国的蓝水野心是被高估了抑或仅仅是改变了?

那是美国海军多年来遭遇的最大震惊。200610月的一天,中国的“宋”级攻击潜艇悄悄地在美国“小鹰”号航母几英里范围内浮出水面。对美国人来说,这“就像苏联1957年发射人造卫星一样令人大吃一惊”。

这件事凸显出解放军海军海底力量当时爆炸性的增长,以及北京明显有意将西太平洋从美国海军控制下夺走的意图。时任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指挥官汉克·麦金尼说,“中国人正在打造一支具有吓阻力的潜艇部队,这将令美海军在中国海岸附近水域保持制海权变得非常困难。”令美国当时的国防官员尤其担心的是在今后10年内,中国将增加多达20艘的新型核动力潜艇,其威力比“宋”级还强大,“数量日益增多的核潜艇将令解放军海军有能力在远离中国海岸的地方同美海军部队进行竞争”。

然而5年过去了,这些警告被证明是错误的。解放军海军仍然只拥有少量核动力潜艇。“宋”级和其他的近距离柴电潜艇仍是中国海底部队的骨干。北京新潜艇的生产量已下降,解放军海军的潜艇总数在未来几年很可能收缩。“我认为中国人并不确定是否要全力以赴地发展潜艇力量”,麻省理工的分析家欧文·科特如是说。

5年前美国分析家预测中国潜艇数量将在2011年超过美国。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的里查德·费舍尔曾预测,解放军海军将在2010年拥有74艘潜艇,这一数字比目前的真实数目多出十几艘。

2006年至2011年间发生的事情,改变了解放军潜艇部队乃至中国的地区雄心。有三件事:中国停止进口潜艇;同时为国内的潜艇生产踩了刹车;美国海军成功地使其潜艇生产量翻倍。

导致前一个变化的因素是莫斯科,俄罗斯不太可能支持中国大量采购潜艇,因为北京是其潜在的战略对手。停止从俄进口后,中国必须依靠自己生产潜艇,但在这方面北京还是要依赖俄罗斯援助。

即使从对中国最有利的角度来计算,解放军海军在未来几十年的一段时期内也只能拥有数量不多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核动力潜艇有能力执行远离海岸基地的“蓝水”作战任务。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美国海军的所有潜艇都是核动力,华盛顿的全球军事存在需要它。

为了将力量投送到海岸水域以外的地方,北京需要核动力潜艇。而中国并没大量生产它的事实反映出,要么是对建立一支真正的全球性存在的海军缺少兴趣,要么是没能力研制出支持其军事野心的有效硬件。

中国的海底部队主要是由柴电潜艇组成的,但即使是作为防御武器,也缺少灵活性。五角大楼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称,“解放军与海洋中的潜艇只能保持有限的通信联系。”

如今,随着美国及其盟国有更多潜艇开始服役,以及更少的中国潜艇下水,以往那些担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政策和种种假设———都需要进行重新考量。中国并未打造一支世界级的和在全球部署的潜艇部队。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在建造一支防御性的地区潜艇部队,且规模比人们曾预测的要小得多。▲(作者大卫·艾克思,陈一译)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