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超标传言如晴天霹雳 蚝农感谢南方日报澄清作证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01:27 

“有了省委机关报给我们澄清作证,我们养蚝和卖蚝都有信心了。是《南方日报》救了我们蚝农,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昨日下午,闻听笔者再下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红光村党支部书记谢爱珠带领着村民,一起到村头迎接,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蚝农要带上《南方日报》销售放心生蚝
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享誉海内外的阳西“程村蚝”,养殖的主要品种为近江牡蛎。程村蚝场面积广阔,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质优良,被定为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化示范区,是广东省最大的桩架吊养牡蛎基地。“当生蚝铜超标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我们的蚝销量大减,大家都非常迷茫和悲观,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也不知道损失会到什么程度。”谢爱珠说,而本报昨日的报道对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蚝农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昨日下午,一些还没来得及看报的村民自发聚集到村头,倾听红光村蚝协会会长谢彦安给大家读本报的报道。“我们自己说了客商们不会相信,今后我们就拿着《南方日报》给他们看,这样我们的蚝一定会尽快走出低谷,再卖个好价钱。”大家纷纷议论说。
昨日上午,看到本报报道后,阳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梁成满也亲自给记者打来电话:“感谢您对我们的鼎力支持,有了《南方日报》的报道,我们就有信心消除此前的不利影响,并力争把坏事变成好事,进一步打响‘中国蚝乡’的品牌,你们为老百姓、为千千万万的蚝农做了一件大好事。”
铜超标传言对蚝产业几乎是晴天霹雳
据了解,阳江市海洋环境优良,近江牡蛎(蚝)养殖面积达8万多亩,产量29万吨,占广东省牡蛎总产量的31%,年产值11亿元。其中主产区阳西县养殖面积达4万多亩,产量15万吨,产值6亿元。该市从事蚝养殖的人数达2万多人,带动周边蚝产业和其他产业人数达10万多人,形成了种苗生产、养殖、加工、流通等相配套的产业链和行业服务体系。去年,阳江被中国水产流动与加工协会评为“中国蚝都”,阳西被评为“中国蚝乡”,而此前有关铜超标的传言对当地的这一产业几乎是晴天霹雳。
“还是省委机关报客观公正,为蚝农说了公道话”,阳江市直单位的一些干部昨日也纷纷通过不同途径,向本报致以敬意和感谢。“我有亲戚也是养蚝的,为此他还贷了不少钱,眼看着肥大的蚝卖不出去,之前的不实传言几乎让他病倒,现在你们的调查出来他可以放心了。”阳西县某单位的工作人员吴先生表示。
本报昨日报道见报后,引起包括中央媒体在内的众多新闻单位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来到了阳西县对蚝超标事件进行调查,而人民日报记者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了解情况表示关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