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贻贝产量占全球四成 崛起10亿元产业群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3-06-20 10:25:33 

在日照,海产品中堪称最便宜的贻贝正形成一个超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并成为我国最大的养殖和加工出口基地。“现在出口市场供不应求,即使产量再翻一番,也不愁销路。今后海红(贻贝的俗称)价格涨3倍没问题。”近日接受采访时,日照最大的贻贝加工出口企业――日照市金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安指着岚山港海区告诉记者,“今年又丰收了。”

虽然市场还有翻番的空间,但金安看到的不全是喜悦,“多宝鱼事件”几乎在一夜之间让国内多宝鱼产业崩溃的教训时刻让他警醒,“就怕出事,一出事整个产业就完了。”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向当地政府请示建立日照贻贝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多部门联动,提升贻贝质量安全,避免类似“多宝鱼事件”发生。

产业“风向标”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贻贝生产国,年产量80万吨,其中日照的年产量为50万吨,因此日照被称为我国贻贝产业的“风向标”。不过,日照贻贝产业的发展也有过惨痛的教训。金安认为,以海洋浮游生物和海水中的有机碎屑为食的贻贝是纯天然海产品,市场空间极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2008年,他找到了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达了想做贻贝出口的想法。该局市场科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并对金康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出口双壳贝类产品国外标准要求、检验检疫相关规定等的培训,帮助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进行了备案。这一年,金康公司加工了500多吨贻贝出口到俄罗斯、乌克兰和韩国等国。

2008年至今,在出口的带动下,日照贻贝的产量连年翻番,现在日照有11家贻贝加工出口企业以及多家内销企业,产品出口到俄罗斯、乌克兰、韩国、美国等地,去年贻贝产量达到50万吨,仅贻贝原料销售就超过了10亿元。如果加上包装、运输、采捕、加工出口等,贻贝已发展成为日照海洋经济重要的新兴产业。

品牌缺失

拉动日照贻贝产业迅速发展的金康公司,这几年的出口量连年翻番,今年达到了2500多吨。金安分析说,现在日照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贻贝养殖和加工出口基地,而且产品品质和价格极具竞争力。日照和浙江舟山是我国目前贻贝的主产区。但舟山的贻贝在78月份收获,正值台风较多、苍蝇遍地的季节,产量受台风影响较大,忽高忽低极不稳定,采捕、加工环节也很难避免被苍蝇污染,且贻贝鲜活期较短,只能加工后再卖。相比之下,日照的贻贝在1-3月份收获,正值寒冬,既不会受台风影响也没有苍蝇,而且贻贝能活6天左右,用汽车运到东北还是活的,既可卖加工后的产品,也可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卖活贻贝。更关键的是,舟山的贻贝养殖分散在各个小岛上,养殖、采捕都得靠船进进出出,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日照是沿海养殖,成本较低。

不过,日照贻贝,至今没有形成响当当的品牌。“这是我们该补上的差距。”金安说,他多次去舟山考察学习,发现舟山的企业在产品包装和品牌推广上特别下工夫,并注册了舟山贻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地政府为推动贻贝产业发展,提高舟山贻贝的品牌影响力,已连续举办了5届舟山贻贝节。

“日照也可以注册日照贻贝地理标志商标,举办贻贝节,提高日照贻贝的知名度,并带动旅游发展。”金安说。

据统计,日照的贻贝产量为50万吨,占世界贻贝总产量的40%

政府推动下的希望

眼看着贻贝从扔在海里没人要到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为贻贝出口企业进行检验检疫和原料供应基地备案的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始对这个新兴产业备加关注。

2010年、2011年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续两年对日照贻贝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发现,以个人为主的贻贝养殖在采捕、加工等环节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如大量的贻贝去壳场所是小作坊,清洗、加热、去壳、冷却降温、包装、产品质量检测等环节,缺乏规范的质量管理。日照贻贝的加工能力也尚待提高,只有加工能力提升了,才能保证及时消化市场供应,达到增产增收、科学发展的目的。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帮扶措施,如举办专题培训、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备案原料基地、快检快放扩大出口、降低检测收费等。今年830日,该局又向日照市政府请示,建设日照贻贝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日照贻贝养殖协会。“今年市政府将择机召开贻贝产业发展现场会。”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朱纪友透露,这或许为日照贻贝从靠产量占领市场到靠品牌影响力引领行业发展带来转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