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 >> 鱼疙瘩汤 >> 正文内容

鱼疙瘩汤

来源:下厨房   发布时间:2015-05-20 20:05:02 

用料

鳕鱼 一块 蛋清

淀粉

味精 姜末

做法

鳕鱼一块,洗净。一般的鱼都可以,建议选择少刺切腥味小的鱼。

用刀先将鱼皮去掉。

再将鱼骨鱼刺剔掉。

将剔好骨刺的鱼块切小后剁成鱼泥,剁的时间长能够增加鱼肉的粘度和筋度,所以效果更好。

鱼泥剁好后加入少许蛋清、淀粉、盐、味精和姜末。

然后把调好味道的鱼泥装入裱花袋,如果没有裱花袋,弄个三角的袋子也行,只要把鱼泥装进去,前面剪开一个小口,口袋细度根据你希望鱼疙瘩的大小而定。

锅中烧上热水,如果有高汤当然更好,烧开后把鱼泥一点点挤进锅中,去掉浮沫。

再次开锅后,鱼丸都浮起,就可以加入盐、香油、葱末、香菜末和胡椒粉。

一碗鲜美的鱼疙瘩汤出锅。

小贴士

说起来鱼丸,今天就来探探鱼丸的渊源,现在知道的鱼丸起源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讲的是秦始皇好吃,特别爱吃鱼,但是他又是个急性子,所以常常会被鱼刺扎,这样的时候,做鱼的厨师就统统被砍头,所以厨师们都极怕被叫去给秦始皇做鱼。话说某天一厨师正在给秦始皇做御膳,看到了鱼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怨恨,于是拿起刀,就在鱼身上发泄起来,这一刀刀剁下去,他发现鱼骨也随着鱼肉一起被他剁成鱼茸了,可是这时传膳的时间就要到了,他这鱼......这厨子也机灵,忙把鱼茸做成了丸子,鲜美的鱼丸汤端上去之后,竟然得到秦始皇的大加赞赏,至此,鱼丸也就出了名。

另一个版本是说始于春秋战国楚文王,楚文王也是因为鱼刺哽喉而怒,杀了司宴官,并且要求以后做鱼必须去鱼头,剥皮剔刺,而剩下的鱼肉做成鱼丸。

这两个版本时间人物不同,但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看来鱼丸的产生还要归功于这些君王的惰性,要不是他们懒到连鱼刺都不爱剔,那鱼丸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诞生吧?

最出名的鱼丸:最多被提及的鱼丸是徐州的彭城鱼丸,清时彭城悦来酒家最出名的是一鱼四做,用的是鲜鲤鱼,分别做成珍珠鱼、醋溜酥鱼丁、多味鱼骨、鱼衣羹,当时徐州的状元李蟠吃过后还赋诗大赞这四道菜,而珍珠鱼就是鱼丸。后来康有为也曾吃过珍珠鱼,为此还写过“彭城鱼丸闻遐迩,声誉久驰越南北”,彭城鱼丸也由此而得名,并且大大扬名。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