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探索海水综合利用 一边是淡水一边是盐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08:47 

一边是海水淡化,一边是盐场晒盐,中间连上一根水管,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就成了盐场的原料,还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舟山六横岛上演了一出海水综合利用的好戏。

今天下午,离六横水务公司海水淡化厂数百米外的盐场上,大夹屯村村民李海斌和妻子站在盐田里忙着,田埂上有一根黑色水管,一股海水正缓缓流出。“这就是水厂送过来的。”李师傅说。

53岁的李海斌在这里晒了30多年盐,以往用的海水都是从几百米外的海里抽上来的。去年10月,海水淡化厂投产后就铺过来一根600多米长的水管,把生产中排放的高浓度盐水送到了盐场。“海水一般是2(浓度为2%),他们送来的有4(浓度4%)左右。”这自然提高了晒盐的效率。从进水到出盐,“这个季节,以前大概需要十二三天,现在不到10天就可以出盐了。”

浓海水送到盐场,还有利于海洋环保。海水淡化过程中一般会产生40%左右的浓海水,以往它们大多被直接排放到深海里。但是大量排放后会改变区域海水浓度,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生长。六横海水淡化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工程,淡水日产量达2万吨;四期工程完工后,日产量将高达10万吨。这意味着,海水淡化排出的浓盐水,每天会从现在的数千吨增长到4万吨左右。与盐场联姻,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这只是海水综合利用的第一步。”六横水务公司总经理王承丰介绍,浓海水含有钾、溴等多种元素,今后还能进行盐化工、特种养殖等深度开发,还可以在附近建设“人工死海”这样的旅游项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