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吸引力转化成强劲投资力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10:00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大力聚集生产要素

黄河三角洲《规划》升级为“国家战略”之后,海内外众多投资机构、投资商对黄三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投资热情高涨。滨州市借势而上,高强度、快节奏,争取项目,吸引投资,借助投资这一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助推“黄河三角洲主战场”建设,截至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立足“主战场”定位

形成强大发展动力

国家的支持,领导的重视,人民群众的渴望,汇聚成滨州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强大合力,推动滨州经济强劲发展。国家《规划》批复以来,滨州积极做好细化衔接工作,按照国家《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对全市发展目标进行论证,组织编制完成了《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各县区规划和市直31个专项规划。特别是对国家《规划》中涉及的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临港产业区建设、矿产资源补偿政策、设立地方性银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等政策,市政府根据部门职责进行了分工,各有关部门均制订了政策争取和落实工作方案。

滨州市迅速召开了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动员大会。将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列入市科学发展考核指标,提升境界,抢抓机遇,创新实干,督促工作推进落实,全力推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众多项目展露商机

投资热土持续升温

国家层面上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滨州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展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和支持。

2010年以来,滨州组织的8次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共达成签约合作项目143个,涉及金额1965亿元。其中北京推介会、东营经洽会、滨州农洽会三次推介洽谈会签约的项目中,现已开工建设64个,完成投资82.6亿元。与欧美同学会等10家国内外留学生组织和博士后管理机构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签订科技合作协议26个。近期,市政府又与长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滨州陆上和海上风电资源。

今年计划安排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693个,过5亿元的项目128个,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70亿元,增长21%。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加大对现代农业、能源交通、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投资,突出抓好在北京签约的总投资269.4亿元的新型炼铁工艺流程示范工程、总投资30亿元的大唐无棣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继续抓好总投资80亿元的国电博兴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总投资31亿元的大唐滨州发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等。

“主战场”重大机遇期正朝着追赶超越的加速期转化

2010年,全市GDP、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551.5亿元、103.99亿元、919.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倍、3.2倍、2.7倍。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65.79亿元,增长10.7%;地方财政收入30.7亿元,增长3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49亿元,增长16.5%;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增长40%。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滨州港2×3万吨码头、滨德高速、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等进展顺利,疏港路全线建成通车,贯穿了陆海相连交通大动脉。

黄三角开发的前沿阵地——北海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以港兴区、基础立区、产业富区、环境活区、生态建区”五大战略。在规划的50平方公里起步区内,规划实施了“九横十二纵”21条道路及排水、绿化、亮化工程,17座桥梁、雨污水泵站工程。坚持“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的理念,把招商引资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先后引进单体和产业园区项目35个,合同总投资达152亿元,其中今年以来共引进项目10个,合同总投资达23.3亿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