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日前,青岛市城阳区制定的“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0-2015)”正式出台,规划明确提出了将城阳打造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根据该规划,该区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蓝色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到2020年,陆海一体、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
据城阳区发改局介绍,作为青岛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城阳区发展蓝色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较好的经济基础。该区地处环胶州湾蓝色经济聚集带的核心位置,整体上属于从海岸线向陆10公里统筹海陆发展的最重要区域和优先开发区域,辖内海岸线长78公里,海域面积18万亩,渔港码头11处,保有渔船1800艘,建成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13处,鳕鱼加工量占长江口岸以北的70%以上,2010年城阳水产品市场完成交易额147亿元。湿地资源丰富,近岸海域全部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海水水质标准。交通网络发达,是进出青岛市的“北大门”。区内目前拥有青岛唯一机场—流亭国际机场,现开通国内航线95条、国际和地区航线11条,2010年实现客运量111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4万吨。
据了解,该区将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的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三区、两带”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格局。“三区”即积极打造三个蓝色经济功能区,包括:滨海经济区、临空经济区和涉海经济区(高端产业区),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等十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会议会展、科技信息服务、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船舶工程、休闲渔业等蓝色经济,加快培育蓝色经济高端产业体系。“两带”即着力建设两条旅游文化产业带,包括,西部滨海旅游文化产业带和东部山区旅游文化产业带,将积极发展滨海休闲产业和文化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与节会经济,建成国内知名的历史与休闲文化旅游胜地,打造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胶州湾生态绿洲与现代海洋休闲旅游胜地。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引领下,来自国内外的客商纷纷看好城阳这块投资兴业的宝地,一批蓝色经济产业大项目正在规划建设,总投资额达到1100余亿元,为城阳蓝色经济区建设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其中,以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台湾宏广动漫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类项目投资额170余亿元;以卓越不其古城、法海寺佛教文化城为代表的休闲旅游项目投资额270余亿元;以雨润物流、蓝色港湾物流市场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项目投资额100余亿元;以总部基地、天安数码城等为代表的总部经济项目投资额230余亿元;以康地恩生物、易邦生物、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项目投资额15余亿元;以哈工太阳能、日凯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投资额近18亿元,一个创新的、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高端产业集聚区已展露出头角,快速发展的势头锐不可挡。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