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近海富营养化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973”赤潮项目首席科学家周名江呼吁

来源:钱秀丽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9:49 
作为海洋环境研究专家,近海富营养化问题时刻牵动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973”赤潮项目首席科学家周名江的神经。今年“两会”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强烈呼吁:警惕近海富营养化问题。
富营养化是近海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中国近海的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是富营养化。”这是周名江委员的研究结论。他进一步解释说,我国近海局部海域存在重金属、石油、难降解的有机物污染等问题。但从近海大范围的普遍情况看,中国近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富营养化和它所带来的海洋生态系统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
有人说,海洋如此广阔,少量的营养盐污染构不成什么大问题。但事实恰恰与之相反。实际上,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已经对这种污染作出了响应。“不清洁的海水,已经占了近海海水的很大比例。”周名江委员无比痛心地说。
周名江委员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营养盐排放入海,近几十年来,营养盐增多了3倍~4倍。输入到海水中的营养盐不但数量发生了变化,而且结构也改变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海洋生态系统一定会产生响应。这直接导致春夏的大规模“落华”由硅藻为主演变为以甲藻为主。硅藻危害性小些,当变成甲藻危害就大了,有毒有害的基本都是甲藻。甲藻旺发后,生态系统食物链随之发生变化。近年长江口外大片水母旺发可能就是这种生态演变的一个例子。水母旺发,已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渔业资源。
海洋生态系统一旦受到破坏将难以恢复
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一旦退化,修复将相当困难,如不及早采取行动,将来可能要付出巨大代价。
周名江委员用“太湖蓝藻事件”说明这一过程。他指出,太湖蓝藻实际上并不是去年突然出现的,早在多年前,已经有人在呼吁太湖里面的富营养化问题非常严重。但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随着含有富营养盐的污水不断地汇入太湖,太湖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不断累积,最终系统彻底发生变化,问题集中爆发。问题一旦发展到这个程度,恢复起来就相当困难了。即使现在把湖底挖干净,把所有营养盐都去掉,湖泊也不可能立刻变回原来的状态,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此小的太湖修复起来已经十分困难,如果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海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周名江委员忧虑地说。
背后的食品安全隐忧更为可怕
“对近海的富营养化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这是个非常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周名江委员一连用了两个“非常”。他指出,近海富营养化不仅会牵涉到生态安全,还会牵涉到海产品安全,从而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甚至会危及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周名江委员告诉记者,如果有谁认为这样下去海洋不会有问题,那么海洋总有一天会以它的方式教训人类。事实上,当前海洋水产品安全已受到现实的威胁。
行动起来,还子孙碧海蓝天
关于治理问题,周名江委员指出,要针对不同海域施以不同措施。
对于渤海的治理,周名江委员指出,我国当前从渤海着手治理海洋环境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渤海比较小,相对比较封闭,环境问题比较容易控制,效果也比较明显。渤海的环境问题主要由城市化引起,所以国家对渤海采取工程性治理措施是能够达到目标的,只要多部门联合起来,扩大规模,加大强度,使城市污水达标处理后再排放入海,同时在海洋中落实相关的措施,渤海回归“碧海”是有希望的。他很高兴地告诉记者,听说最近国家海洋局已经联合国家环保总局,拟在“碧海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实施一个整治渤海的专项。他觉得非常及时、非常好。
周名江委员指出,长江口外的东海是我国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区域。在未来30年内,预计我国的城市发展、人口增加等带来的环境压力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东海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有可能更加严重。东海的富营养化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由于我们对东海近海生态系统、对富营养化的响应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采取工程性治理措施还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为此,周名江委员建议:当前,应加强我国近海富营养化生态效应、生态安全方面的研究。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