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八门湾绿道为契机 海南文昌旅游谋跨越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0:20:4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827日,从新加坡归来的华侨云菲女士带着孩子,骑行在八门湾绿道文城镇霞场段的木栈道上,享受乡村游的快乐。经常回乡探亲的她连连说:“真没想到,家乡还有这样好玩的地方。”

今年4月,文昌八门湾绿道建成后,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就已有5万多人次前来游玩。也是因了它,首届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829日至30日将在此精彩演绎。

一个发展旅游的突破口

“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林最风光”。1990年代,外地游客来海南必游东郊椰林,东郊椰林成为当时海南最热点的旅游景区之一。然而,因为景区管理不善以及东线高速公路开通,高速公路沿线各市县的旅游业迅速崛起等原因,文昌旅游不断被边缘化。文昌旅游风光不再,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却受人冷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充当全省旅游格局中的“配角”。

文昌市委、市政府决心扭转这种局面,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建设环八门湾百里绿道成为文昌旅游杀出重围的一个突破口。去年,海南省组团考察广东省增城绿道后,该市根据文昌市八门湾“海、河、港、湾、林”的自然资源和“侨乡风情”的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的实际,提出建设具有文昌特色的八门湾绿道。

去年9月启动规划建设,仅用半年时间,作为重要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八门湾绿道便横空出世。八门湾绿道跨越文城、东阁、文教及东郊四镇,一期建设总长54公里,其中主线为45公里,支线为9公里。

一条绿道串起七大主题

八门湾绿道的诞生,使人眼前一亮。它串起了八门湾“海、河、港、湾、林”及“侨乡风情”等旅游特色元素,主打七大主题绿道:红树林景观绿道、沿湾生态休闲绿道、农家人文休闲绿道、史迹文化体验绿道、乡村郊野景观绿道、渔村风情体验绿道、椰海风情绿道。

只要绿道经过的村庄,文明生态村就跟着建起来,而且每个村庄都会突出自己的特色。文昌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比如霞场村以红树林保护、科普教育、生态红树林景观为主题,丹场村结合未来开发休闲农庄,排港村以人文休闲体验为主题,水吼村体现历史文化古迹主题等等。

由于绿道的带动,游客越来越多,农民经营起了农家乐、渔家乐,收入明显增加。如今,绿道上的天统农家乐、排港村农家乐、水吼村农家乐生意红火。

“天统农家乐”,是头苑村村民云天统依托绿道开设的,在这一带小有名气,每天平均能接待上百名游客前来体验农家乐。云天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条绿道不但是生态之道,文明之道,还是致富之道呢。”

像云天统一样,沿途一些村民或是自发,或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始吃起了旅游饭。

一个乡村游新品牌

“到八门湾绿道游玩去。”如今,八门湾绿道游已经成为驴友的新选择,八门湾绿道也已成为海南省乡村旅游新品牌、新热点。文昌市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市又正谋划在八门湾绿道的基础上打造建设5A级景区——八门湾国家湿地公园。

文昌旅游正告别昨天,悄然开始新的跨越。

其实,这次新跨越只是破茧,文昌旅游正在蝶变。她要彻底改变海南旅游“南热北冷”大格局,成为海南旅游重要一极。

海南航天发射场、航天主题公园相继开工建设,特别是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文昌旅游迎来了历史重大发展机遇。

文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薛向文表示,要对接好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文昌欲借助航天城品牌打造中国旅游新地标。

文昌已经谋划新的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方略。今年,该市将编制完成《文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今后5年,文昌的旅游产业将以建设具有椰林、航天、文化特色鲜明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为战略定位,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赋予的建设现代航天城为重要载体,以“一带两公园、七镇四组团”为主要抓手,发挥航天城地标效应,实现差异化发展。

跨越,跨越,再跨越。文昌旅游的发展势不可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