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受刘赐贵局长委托,现将我局处置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工作情况向大家通报。
按照 《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赋予的“三定”职能,我局负责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核准、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检查和竣工验收、溢油应急计划的审批等海洋环境保护监管基本职责,具体负责海上溢油污染的监视监测、预测预警以及溢油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评估、生态修复和相关国家索赔工作,并负责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防治和应急处置有关工作。
6月初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对溢油应急处置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我局认真学习领会批示精神,根据法律赋予我局的职责,依法对蓬莱19-3油田溢油应急处置实施监督监管和监视监测。
一、有效实施溢油应急处置监督管理
蓬莱19-3油田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美国康菲石油中国公司在渤海海域11/05区块合作勘探发现的油田。该油田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西北距塘沽约216公里,东南距蓬莱约80公里。该区块合同区面积现有1022平方公里。整个油田分两期开发工程,共有7个生产平台,256口井 (生产井193口,注水井57口,岩屑回注井6口),一期开发工程于2002年12月投产,二期开发工程于2007年7月投产。油田年产量840万吨,约占渤海原油产量的1/5。
此次溢油发生以来,国家海洋局高度重视,刘赐贵局长多次召集会议研究溢油应急处置工作,局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组织指挥,并亲自率相关人员和专家登临蓬莱19-3油田B、C平台实地监督检查溢油处置进展,强调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局机关相关业务司、中国海监总队、北海分局、环渤海 “三省一市”海洋与渔业厅局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工作方案,围绕上述 “两个彻底”的总体要求,根据工作形势发展,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有针对性地实施各项行政监管措施。相关工作按时间节点大致可以分成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6月4日蓬莱19-3油田B平台附近海域首次发现溢油到6月17日C平台发生井涌事故导致大量溢油。6月4日,我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公司)报告,在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海面发现不明来源少量油膜。北海分局立即责成康菲公司进行排查,并派出人员开展现场监视监测。此处没有石油管线,经水下探测,在该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发现一处海底溢油点,经油指纹鉴定结果表明溢油来自蓬莱19-3油田。海面漂油到12日面积突然扩大。为此,我局北海分局于6月13日下达通知,要求康菲公司停止蓬莱19-3油田回注和钻井作业,减少地层压力,抓紧清理海面溢油。康菲公司按要求开始调集力量回收海面溢油。
第二阶段,从6月17日到6月21日,突发大规模海上溢油并得到有效应急处置。6月17日,北海分局在蓬莱19-3油田海域巡视时发现C平台及附近海域出现大量溢油。后经核实,确认C20井发生井涌事故导致大量油污入海。溢油事故发生后,刘赐贵局长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迅速摸清溢油现场情况,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尽快封堵溢油源,确保不再溢油;要把溢油事故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全面掌握本次溢油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管局领导、环保司、海监总队、局应急办于6月17日溢油事故发生当晚约谈康菲公司和中海油总公司负责人,提出在确保平台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封堵C20井溢油源,并尽快回收海面溢油,减少污染损害,及时向社会通报溢油信息。并于6月19日赶赴康菲公司设在天津塘沽的生产调度中心(应急中心)现场督导工作,进一步要求康菲公司拿出封堵溢油的可行措施,加大回收海面溢油的力度,确保油污不进入敏感区,防止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损害。局环保司、中国海监总队和北海分局有关领导分别奔赴溢油现场,乘飞机登临平台、乘海监船在现场指挥溢油应急处置监视监管工作。
在我局坚决要求和强力督导下,康菲公司及中海油总公司采取溢油应急处置措施,对B平台采取减压措施,溢油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对C平台采取水泥封井措施,溢油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在溢油应急处置过程中,康菲公司及中海油总公司在现场部署33艘溢油回收处置船;在海上先后布设围油栏约3000米,使用吸油拖缆约4000米、吸油毡2800公斤。回收油水混合物近70立方米,除B、C平台附近海域外,其他海域海面已无明显漂油,至此,溢油应急回收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7月13日,根据溢油风险排查情况,国家海洋局责令蓬莱19-3油田部分停产。尽管溢油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但是B、C平台附近海域仍持续有油花溢出。为此,国家海洋局监管工作重点转为督促康菲公司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封堵溢油源。按照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公司于7月2日安装集油罩收集B平台附近海底漏油,7月9日开始收集C平台附近海底油基泥浆。为检查督促工作进展,刘赐贵局长7月10日下午带队实地登检B、C平台,实地进行监督检查,并于当晚在天津塘沽主持召开渤海海洋环境保护专题会议,就如何做好渤海海洋环境保护特别是应对此次溢油事件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一是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二是对溢油事故立案调查,三是启动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准备工作,四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环渤海三省一市的海洋部门、北海分局的监测监视工作要相互配合,信息共享,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鉴于溢油发生原因并不清楚,溢油风险依旧存在。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国家海洋局7月13日决定停止蓬莱19-3油田B、C平台的油气生产作业活动,要求康菲公司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康菲公司按要求于当日停止了B、C平台生产作业。
同时,为了充分吸取此次溢油教训,防止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国家海洋局加强了防范管理,于7月8日印发 《关于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风险排查与整改的通知》,要求在我国海域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十几家作业者紧急开展溢油风险全面排查、溢油应急计划修编等工作,重点排查由注水导致地层压力增高产生的溢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