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创新 科学发展 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全国海洋厅局长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3-06-07 13:25:37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代表做交流发言

立足创新 科学发展
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2008年2月24日)

近年来,在国家海洋局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深入实施和运作,我国海洋事业获得又好又快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受益于这个有利的大环境,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等战略部署的推动下,我省海洋经济获得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2007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2662.7亿元,比增17.76;海洋经济增加值 1111亿元,比增16.91%,占全省GDP的15.2%。海洋经济已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支撑。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环境资源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们海洋综合管理工作面对的最主要难题。据此,我局党组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决定从2007年起,在切实抓好海域使用管理的前提下,把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上,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07年以来,我省加大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闽江口、湄州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等13个主要海湾、闽江和九龙江口等9条流域水环境监控和整治力度,加强36个重点41个一般陆源入海排污口跟踪监控。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省沿岸和近海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近岸海域水环境污染范围明显缩小。闽江和九龙江等9条流域污染物入海量与2006年相比减少33.8万吨,36个重点和41个一般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与2006年相比减少25万吨。近岸海域局部水环境中主要是氮、磷和石油类超标,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面积分别为1640、240和 550平方公里,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环保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扎扎实实打基础向跨越发展转变;二是从平面监测、预报向立体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转变;三是从被动环境监测向环境监控、整治恢复和全面主动管理转变。一年来,我们以项目为载体,重点开展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开展趋势性海洋环境监测
福建海岸线曲折率高,大小125个港湾主要集中在13 个主要海湾内,历来没有开展全面的趋势性监测,缺乏科学的监测数据反映海湾海洋环境趋势变化的真实状况。为打破这一“空白”,2007年起,我局针对过去全省监测方案存在按专项分别布设监测断面、站位,相互之间关联度小、综合性差,利用其数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时,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环境趋势变化情况的不足,对全省13个海湾全面开展每月1-2次的趋势监测,设立260个监测断面、2178个站位监测站位,覆盖全省海近岸海域,以监测数据评价海湾环境变化趋势。每月一次发布主要海湾海洋环境质量通报,供各级政府决策参考,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大大提高了海洋环保工作在社会的显示度。
二、加强重点涉海工程的跟踪监控
我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沿海一线涉海工程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如果一旦发生违规排海和污染事故,将对海洋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防范于未然,我们选择全省67个重点涉海工程,从施工期到运营期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控。认真依照环评报告书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跟踪监测方案,组织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和当地海监分别进行每周一次的跟踪监测、巡查监视,及时掌握、了解和发现问题,纠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去年,第一期投资106亿元的三沙湾大唐国际宁德发电厂处在运营期。海监执法队伍在监视期间发现其运煤船没有把粉煤运到专用的贮灰场,而是直接倾倒入海的情况后,直接赶赴现场处理,并予以处罚。这一举措在涉海工程项目施工和管理者产生极大影响,此后施工和管理者遵守法律、规范运作、保护海洋的意识得到强化和提高,海洋部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效力也明显得到提升。
三、着力整治海洋环境
海洋环境事关我省对外形象和发展质量。为此,我们把整治海洋环境作为呵护“海西蓝色家园”的一个重要行动来抓。一是开展“海漂垃圾”整治。选择12个重点区域进行整治示范。在整治过程中,积极组织海洋环境联合执法,落实沿海市县整治海漂垃圾工作责任制,组建海上保洁队伍,及时清理海上垃圾,有效改善了海洋环境。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及有关媒体对此都进行了报道。二是治理渔业用海环境。对宁德三都澳、沙埕港和福州罗源湾、莆田市南日岛等主要海域网箱养殖区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网箱、渔排生产、生活垃圾定点收集、集中上岸处置;组织保洁队伍,定时打捞养殖区海漂垃圾;规范养殖用药和投饵,提倡推广配合饲料,减少鲜活饲料投放量,改善养殖区海洋环境质量。
四、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我省地处台湾海峡,海岸线长,海洋各类灾害频发,对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近两年来,我们把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与我省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紧紧结合起来,把建设“千里岸线减灾”工程作为海洋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推进。一是利用科技部支持我省的“863”重大专项—— “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海洋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项目的实施,在台湾海峡及近岸海域布放一批浮标、浅标、岸基,完善地波雷达和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在研发台湾海峡海流三维模型、风暴潮预警模型、赤潮遥感分析模型等的基础上,着手建立海面风场-浪场-流场数值预报系统、风暴潮预警系统、赤潮预警系统以及溢油、海难等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辅助决策等海洋防灾减灾专题应用系统,有效构建了海上实时立体监测络和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在2007年的几次全省海洋灾害会商会中,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开展风暴潮和赤潮等预警服务。去年,共发布了68期赤潮灾害预警简报,预警准确率36.6%,发现率为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发的“福建省海洋监测信息服务”网站和PDA手机服务系统,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了海洋预报、台风暴潮预警、赤潮预警、海洋环境质量、实时监测等信息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我局在海洋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和地位。三是以我局为主,联合省气象局、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建立“渔民之友”广播电台,每天18 次滚动向台湾海峡渔民播送海峡海洋气象及海况预报,受到广大闽台渔民的欢迎。由于这些工作的成效明显,使海洋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实施的显示度大大提升,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海洋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列入我省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工程。
五、积极开展临海工业集中区海洋环境整治
临海工业集中区污水和固体废物日益成为我省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严重危害我省近岸海洋环境。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去年我局以修造船企业集中,各类污水和垃圾排海比较严重的福安市为试点,指导该市政府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海洋部门牵头,环保部门等密切协作,海陆联动整治白马港海域沿岸临海工业集中区的工作机制。去年省局一次性给予拨款32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该市计划用2年时间,投资6000万,铺设沿海污水管网,建造配套污水处理厂,对白马港沿岸修、造、拆船厂的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实现排放入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六、开展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试点工作
节能减排是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切实确立起海洋环保工作的位置,使海洋环保工作融入福建工作大局之中,服务福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根据国家海洋局的部署,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充分应用全省海湾数模研究和泉州湾、罗源湾容量研究成果,组织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及相关单位,完成了泉州湾、罗源湾污染物排海总量研究工作,提出了实施海湾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原则、方法,对环境质量超标的泉州湾落实了削减排放的目标、对环境质量较好的罗源湾实施总量控制,率先探索建立海湾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管理方法和机制。这项机制的建立,将为下一步海上减排工作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建立海岛生态特别保护区
我省有1444个无居民海岛,加强其生态保护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去年起我们在全省沿海选择了10个生态状况良好、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无居民海岛,建立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海岛特别保护区,成立专门队伍落实责任人,明确保护海岛及周边3-5海里内的海域实行全封闭保护和管理,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行由管辖地的县海监大队负责巡查,打击破坏海岛生态的违法违规行为,达到提高生物多样性指数,保护和改善海岛海洋生态环境的目标。
八、开展海洋生态修复
近年来,我省由河流携带入海的陆源污染物总量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加上海上船舶和海上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等海洋自身的污染,使得海洋污染的压力仍然很大,海洋生态遭受严重的破坏。为切实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我们选择生态遭受较严重破坏的泉州湾作为试点。这项工作引起了泉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人大作出了《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市政府制订了海陆同步治理的《泉州市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使生态修复工程成为了政府工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海洋部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力推动,于去年10月份正式启动对6个污水集控区排污口的在线监控,实施了滩涂大米草、陆源垃圾和污水排放等全面整治,实施种植红树林等生态恢复工程。2007年泉州市启动涉及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项目达到65项,投入资金达9.7亿元。下一步,泉州市计划用3年时间整治受污滩涂,人工种植红树林3000亩,清除米草1000亩,增殖放流一批鱼、虾、贝苗种,逐步修复和改善泉州湾海洋生态,整治泉州湾渔港、海滨沙滩海漂垃圾,清理整顿非法占用滩涂水域。
去年一年,我们海洋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海洋环保工作力量不足,尤其县一级海洋环保机构和队伍仍然薄弱,技术支撑系统不完善(资源环境监测站),部份县还处于有机构、缺人员、缺仪器设备的状态;二是环保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海洋资源保护与海域管理和海洋执法工作相比较,对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现有干部队伍当中从资源环保相关专业毕业的、具有较高法律理论和业务水平的人员少之又少,因此,干部队伍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资源环保工作的要求。三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与对陆上环保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重陆轻海的现象还十分严重,使我们推进海洋环保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建设与“绿地、蓝天”相匹配的“碧海”为目标,继续着力推进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力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加快做好海洋环保规划,争取今年的四、五月份能由省政府颁布实施。并指导各设区市制订海洋环保规划,共同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大力解决民生问题。对群众最关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生活环境问题进行整治。加强重点养殖区水域环境监控与整治,继续做好“海漂垃圾”清理和新渔村建设。三是推动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建设。在去年实现海洋环保首次被省政府将其列入政府环保目标责任状这一历史性突破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以此推动政府海洋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四是加强机制体制建设。理顺当前海洋环保工作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省、市、县、乡四级的海洋环保管理队伍和三级海洋环保技术支撑队伍,建立健全全省海洋环保工作机制。五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加强与环保、海事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同时,按照海陆一体的原则,建立起协作机制,更好地全面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