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作为影响广东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防灾减灾能力有望大幅提高。昨日,南都记者从广东省海洋渔业局了解到,《广东省自建岸基海洋观测站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完成,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成。建成后,将大幅提高广东海洋减灾能力。
据悉,此前广东省的海洋观测预报信息,主要来源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等单位。在广东省已成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海洋经济已成为产业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前提下,建设省级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将大大提高广东海洋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作为最基本最常规的观测手段,海洋观测站将担负汐、海浪、水文、气象、温度、盐度等海洋基本项目的实时观测任务。对台风、溢油、赤潮等海洋灾害的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规划,广东省将在沿海重要经济带、自然保护区、灾害脆弱区建成由5个中心站,12个基本观测站(点)组成的基本岸基观测体系。目前已建成惠东海龟湾海洋站(中心站)和北部湾雷州海洋站。这些站点建成后,将与国家级观测网数据共享。依托即将发射的“海洋二号”卫星、已有的浮标和潜标观测体系等,将形成岸基、离岸和空基的立体观测体系,海洋减灾能力将大幅上升。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