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今日江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摄影展”在首都北京开幕。开幕当天,参观者就超过万人。
曾在江苏工作过的老领导,在京的江苏老乡,从“今日江苏”影展回望江苏改革开放如歌岁月,对今日江苏的辉煌成就充满骄傲与自豪,北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摄影爱好者们,则为斑斓光影中展现的今日江苏而赞叹与倾倒。
为今日江苏感到骄傲和自豪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得知家乡来京办展览,冒着高温亲自前来为展览开幕式剪彩。在观看展览时,孙家正兴致勃勃地听取讲解,不时询问照片拍摄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看到13个省辖市全景照,他仔细欣赏。目光停留在宿迁市全景照前,他深情地说:“我是江苏泗阳人,看到家乡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我感到很高兴。”
走到一张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照片前,孙家正回忆起当年在徐州参加纪念革命先烈活动时的情景,当场吟诵了当时作的一首诗。而当他看到《年年有余》、《听荷》、《家园》等摄影作品时,高兴地称赞:“这次摄影展很有艺术水准,看来用摄影这种艺术形式表现江苏发展的成就很有感染力。”
看完展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深情地说:“从展览中我看到江苏发展的成就很显著,经验很丰富,人民生活很幸福。以前有一句歌词:‘谁不说俺家乡好’,作为一个江苏人,我特别高兴,特别自豪,特别幸福。”她提出希望说:“我就希望江苏在整个国家发展中还要走在前头,为国家做贡献,为江苏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做贡献。祝福江苏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安康。”
和两位老领导一样,许多来京旅游的江苏人看到“今日江苏”大型摄影展,都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喜”。常州教师马女士带着放暑假的儿子来军博参观,儿子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今日江苏”展览,母子俩一头扎进展厅,把展览从头到尾欣赏了一遍。看完展览后,马女士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展厅工作人员说:“作品确实好,家乡真是美,在首都看到咱们江苏的发展成就展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来自徐州的游客王云鹏带着儿子来军博参观,进门第一眼就看到了巨幅宣传海报。“我跳过了所有展厅,迫不及待地先上二楼来参观影展。”王云鹏兴奋地说,“作为江苏人,作为徐州人,在北京看到江苏,真好。”
锦绣江苏打动各地观众
“真好,真有时代感,真具有感染力。”河南人谷先生用三个“真”表达自己的观感。在北京工作了32年,也看过很多展览,他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给力”的作品。一位澳大利亚游客则用英语表达了相同的意思:“It’s amazing!”(太令人惊叹了)。他说:“我很向往这么美丽的地方,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江苏。”
北京的观众为如诗如画的锦绣江苏所打动。北京海淀区田村街道社区的肖大妈,20年前到过无锡。看了展出的无锡市全景照,她兴奋地说:“我都认不出照片上的无锡了。环保做得很好,风光太美了,我一定要再去看看。”结伴而来的李大妈则意犹未尽:“照片太美了,多办几次,让北京多了解你们。”
山西太原人于女士母女俩久闻锦绣江南的美丽,这次却发现地处苏中的泰州竟也那么美。她举着相机,给女儿在泰州全景照前留影:“泰州的油菜花一定要去看看——等孩子大点,就带她去看看。”
“以前只知道江苏的自然景观漂亮,没想到,新兴产业这么强大。”大学刚毕业的山西人周良,看到影展中有不少表现江苏新兴产业的作品,对记者说:“江苏的就业前景一定不错,我要到江苏就业发展。”
“秀美在江苏,幸福在人心”
摄影展开展头一天,就在京城产生了不小影响。家住甘家桥的78岁老人杜淑云看到《北京晚报》的报道,第二天一大早就拎着相机赶过来了。她说:“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展览水平这么高,我得多看几次。”
“江苏给我的感觉就是美,就是幸福。”杜淑云说,“老百姓生活幸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省的发展。江苏人民生活这么幸福,这是党的政策好,党的领导好。”她在留言簿上写道:唯美的镜头,展示了人间天堂般的江苏,秀美在江苏,幸福在人心。
“很荣幸,我是第一批首都观众,布展中不止一次地看过展览。每一次看,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军事博物馆副馆长齐忠亮大校为布展付出了不少心血。曾组织过众多展览的他,对“今日江苏”赞叹不已:“从办展角度讲,主办单位很用心,在策划、运筹上立意很高,作品经过了苛刻的筛选,三个部分划分得很合理,标题起得非常形象,能在观众中产生极大共鸣。”
他总结说:“没有抽象的文字、数据、图表,而是用摄影艺术将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美好生态,很细微地展示给大家,让人们感受到江苏的伟大成就,这就是政治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