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滨海新区汉沽蔡家堡村渔港码头上演传统祭海大典,全景再现了颂祭文、献祭果、敬祭酒、放海生等祭海仪式的盛况。这道民俗文化的盛宴,吸引了1000多市民观看。此次祭海大典除了表达祈求平安丰收,更增添了回报大海、倡导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8时多,记者在蔡家堡渔港码头看到,近200条渔船停靠在码头两侧,渔民们将准备的鸡鸭鱼肉、酒果香茶等祭品摆上香案。伴随着渔家大鼓、汉沽飞镲、舞龙等演出活动的开始,上千名群众将码头挤得水泄不通。
10时许,祭海仪式正式开始。主祭人面对大海宣读祭文,数百渔民鞠躬行礼,随后将美酒及各种祭品撒向大海,以感谢大海对他们的恩泽。在祭海活动最重要的放生仪式中,船老大们将装在容器里的鱼、蟹、虾等水产品幼苗放入大海,表达恢复海洋生态的衷心祈愿。“放养幼苗是为了感谢、回报大海,海洋太需要保护了。”船老大刘翠波告诉记者。整个祭海仪式汇集了渔村的文化表演精髓,成为一道地道的渔文化大餐。
据了解,蔡家堡村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渔村,是目前天津市捕捞渔船最多的渔业村,拥有船只数量占汉沽渔船总数的70%。祭海已经成为这个地区每年必搞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这也是中国北方独特的渔文化和原始祭海民俗,已经约有500年的历史。(记者 刘长海)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