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台湾海峡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福州举行
来源: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2015-05-20 20:51:20
由农业部与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的2011年台湾海峡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今天上午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超过1000万尾各种鱼苗放流大海。
台湾渔业协会的代表黄友义和大陆嘉宾一起把手中的鱼苗放流到大海。他说:“这个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海洋的资源要有序利用嘛。双方共同努力把这个资源做起来,我们那边也在做啊。”
台湾海峡水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这次选择的放流地点为闽江口川石岛水域,它是闽江入海口,与马祖列岛相对,大小沙洲、岛屿密布,河流带入大量营养物质,生物饵料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指数高,是鱼类和海洋生物繁育、索饵和生长栖息的良好场所,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增殖放流。
这次放流的鱼苗包括鲻鱼、大黄鱼、鲈鱼、乌贼和中国鲎等,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刘修德表示,这些都是两岸渔民最喜欢、最关注的品种。他以大黄鱼为例子阐述了增殖放流的巨大收益:“一条(大黄鱼鱼苗)三毛钱,这样放下去,如果回捕率在10%,这样一条鱼是三块钱。那现在天然的大黄鱼是三千块一斤,你想想它是多少倍。”
刘修德表示,经济收益尚在其次,增殖放流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减缓海洋生物日益衰减的趋势,慢慢补充和恢复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群。“我们希望等大黄鱼的种群得到恢复,价格能下降到1000块、500块、200块、100块,让老百姓能吃得起,这是我们(放流)的目的。”
农业部今年扩大增殖放流规模,农业部渔业局局长赵兴武说:“今年农业部把增殖放流作为为渔民办实事之一,全国预计安排增殖放流1000多场次,放流规模达到300多亿尾。”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