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胶州湾发现3种大型水母泛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光涛表示,我国的水母暴发主要是大型水母。现在沙海蜇、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这3种大型水母均出现在胶州湾。其中,沙海蜇的体形较大,海月水母更靠近近岸,而白色霞水母的毒性较强。
水母是一类肉食性低等动物,它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之前。而水母也是世界上对人类伤害较大的海洋动物。由于生长速度快、天敌少、蔓延迅速,水母大量猎杀和摄食浮游动物以及鱼类的卵和幼体。
据介绍,水母暴发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全球海洋中水母的数量都呈增加趋势,在许多海域出现水母大规模暴发现象,并且频率和范围逐年扩大。我国所在的东亚海域是世界上大型水母暴发的重灾区,很多海域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
2009年,胶州湾水母暴发,水母“大军”入侵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热电厂,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在两天时间里就清理了1万多公斤水母。当时张光涛和同事专程到电厂现场调查,发现惹祸的水母并非最先报道的沙海蜇,而是海月水母。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