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 >> 海洋文化>> 糟鱼 >> 正文内容

糟鱼

糟鱼

来源:楼存华   发布时间:2015-05-20 20:58:57 

大凡走进渔家,总会有下饭招待。对于渔家来说最常备的下饭是糟鱼。也许就在屋的一角一只陈旧的小坛或者小瓮透着一股浓郁的清香,渔家主人搂着坛子沿着坛口往外捞着一片一片鱼块,这鱼块带有酒味,弥漫在布满渔网和塑料浮子的渔舍里。按照季节不同,糟鱼品种也迥然各异。早先最常见的有糟鳗、糟带鱼、糟乌贼,现在只剩下糟鳗居多。那些渔家主妇会对你笑笑说,这是长下饭,长下饭。意味着渔家人必备的家常菜。如同农民常备着榨菜、霉菜、咸菜。如同北方人以前冬天常备着的大白菜、土豆和冻肉。

糟鱼的来历,可有说头。有记载的可追溯到晋朝。《晋书·孔群传》里说:公不见肉糟淹更堪久邪?猪肉可糟,便于放置一角,食用时间可延宕。同理,鱼也可糟,可长时间食用。渔民捕捞鲜鱼,数量多了吃不完,使用酒及调味料密封,抑制细菌繁殖。密封经过一个月以上,使酒味、糟味、香味渗透到鱼肉中去,具有乙醇、稻谷和酶香三种香味汇成一体的浓郁风味。

东晋陶侃在任专司渔业的小吏时,给母亲送去一坛糟鱼。本想让老母尝尝美味,不想陶母封坛退鱼,并致书责之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陶侃讨了个没趣。糟鱼之受人喜爱大概只要尝到味的人才可真正体验。就连元代权贵王恽也爱之深切。这位身居最高检察院检察长的老头在初尝进贡的糟鱼后喜不自禁,挥笔题诗一首:霜刀切断玉腴芳,暖贮银罂酿粉浆。锦尾带頳传内品,金盘堆雪喜初尝。解酲未减黄柑美,隽味能欺紫蟹香。一箸餐余乘醉卧,梦横沧海听鸣榔。

我小时候时常吃到糟鱼中的精品,骨酥肉甘,香气扑鼻。一揭锅盖满屋生香。顿使嘴里生津,胃口大开。黄糙米饭就着片片糟鱼,一口跟着一口,发出咕咕之声,那味久远绵长。兄弟几个长身体之际吃得三大海碗还眼望铁锅,把几十斤粮票当宝贝的母亲吓得脸色苍白。做糟鱼的手艺也马虎不得。做得好自然四邻逐而掠之,做得不好则众人弃而抛之。我老家的四婆无论糟什么鱼总是香飘四方,而其儿媳则无论怎么弄也飘不出一丝香味来。这恐怕真的要探个究竟,好好实习实习。

不过,现在有专门研究的人了。前几年有一朋友也想开糟鱼作坊,特意找我给写一则神怪与糟鱼的渊源,作为标签贴在瓶上引诱人。我绞尽脑汁瞎编了一个铁拐李酒醉落宿渔舍,夜间偷得几爿鱼鲞深怕被主人知晓深藏于酒葫芦边,结果被意外做成糟鱼,成为一时佳话。故事编得相当蹩脚,但朋友如获至宝,立马付梓。后来听说这家糟鱼作坊倒闭歇业了,连朋友都不知流落到何处。自然也就没得吃上他自吹是精心研究的新配方糟鱼了。

好在如今糟鱼还在平常渔家里深藏着。时不时还能吃上一二口。香气依然扑鼻,口感依然醇厚。走进渔家,你应该厚着脸皮问:有糟鱼可食否?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