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2000种海洋生物 属全国罕见
本周四,厦门海洋公园正式加冕“国家级”,成为全国首批7处国家级海洋公园之一。
与国内其它海洋公园相比,厦门海洋公园有何独特之处?市民游客进入海洋公园,有什么好玩好看的?带着这些问题,导报记者昨天专访了承担厦门海洋公园规划方案的国家海洋三所所长余兴光。
他说,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景观之丰富,全国罕见。在园内,不仅有近2000种海洋生物,还有无居民海岛等丰富景观。
景观呈带状 包括无人岛
“这里的生态景观丰富,在全国也独树一帜。”承担厦门海洋公园规划的国家海洋局海洋三所所长余兴光说,区域内所拥有的地质地貌景观,是典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和海蚀地貌景观,海滩岩、泥炭层和三级明显的阶地,具有特殊的教学、科研科普与观赏旅游价值。
厦门海洋公园景观的分布呈带状,海岸线总长约为21公里,园内除将胡里山炮台、白石炮台、五通古渡遗址等历史古迹纳入其中外,还包括一个无居民海岛——— 上屿。
上屿位于会展中心海域,距离台湾小金门只有4公里,是“海峡眺望”最佳之地。
资源丰富近 2000种海洋生物
成群的海鸥、海燕、白鹭,在海边翩然起舞——— 游客漫步在厦门国家海洋公园,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到多种海洋生物,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据了解,公园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多种经济鱼虾、蟹贝、藻类的生长繁殖、索饵、栖息的场所,共有海洋生物近2000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常见鱼类157种,软体动物 89种,甲壳类动物127种,藻类139种,还有珍稀的文昌鱼、中华白海豚等保护动物。
一个公园分为四个区域
公园被划分为四个区域: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科学实验区。重点保护区的面积占海洋公园的6.15%,主要保护自然沙滩和岸线、海洋珍稀物种中华白海豚和文昌鱼等。
“在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三项活动是绝对禁止的。”余兴光介绍,重点保护区内坚决禁止采砂、排污和新建硬化建筑,保护区内现有的几处排污管道,今后或将通通并入市政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