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来自高纬度地带的冷空气与来自海上的热带气旋通过交互影响,使沿海大风与巨浪接连发生,因此形成风暴潮。我国的风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是:莱州湾、江苏南部至浙江北部的沿海地区、福建省闽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广东汕头至珠江口地区、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北部沿海。
风暴潮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这类风暴潮的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被台风影响的海岸地区均可能发生;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有发生,一般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中纬度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防御风暴潮灾的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以及监测预报和紧急疏散计划等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在可能遭受风暴潮灾的沿海地区修筑防潮工程。位于黄河三角洲的胜利油田和东营市政府投入巨资,兴建几百公里的防潮海堤。但限于国力,现有的不少海堤、海塘标高仍然偏低,不少岸段工程质量不高,维护保养也跟不上,防御潮灾的工程措施亟待加强。
我国目前在沿海已建立了由280多个海洋站、验潮站组成的监测网络,配备了比较先进的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利用电话、无线电、电视和基层广播网等传媒手段,进行灾害信息的传输。风暴潮预报业务系统比较好地发布了特大风暴潮预报和警报,同时沿海省市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积极加强防范并制定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如一些低洼地的港口和城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风暴潮侵袭资料,重新确定警戒水位。
随着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抗御潮灾已是实施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