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一脸疲态的菅直人用手帕抹去额头上的汗水。
昨日,在日本岩手县,一名渔民在废墟中搜寻仍有使用价值的渔具。
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地时间昨日表示,平息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是一场持久战,但他保证将全力使核电站恢复到令人安心的状态。
菅直人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尚未进入十分稳定的状态,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树立必胜信念,他保证一定会解决这一问题,使核电站恢复到令人安心的状态。他表示,目前还不能对何时平息核电站事故作出准确预测。
关于此次日本东北部海域大地震,菅直人说,内阁会议当天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当前最重要的是对灾民提供支援并制订灾后重建政策。他表示,将在本月11日前成立由有识之士和灾区有关人员组成的“复兴构想会议”,政府也将于本月内建立相应体制,以便将该会议提出的重建方案和计划付诸实施。
此外,菅直人还呼吁在野党在灾后重建等方面予以合作。他表示,期待尽可能地借助在野党的力量,建立一个跨党派共同制订灾后重建计划的体制。
■新数据
11734人遇难16375人失踪
日本警察厅昨日说,截至当地时间昨日21时,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1734人死亡、16375人失踪。
日本警察厅说,在地震灾情严重的宫城县有7129人遇难,岩手县有3456人遇难。目前在各避难所避难的人仍有约16.6万。
东电可能无力负担巨额赔偿
日本政府或注资东电
综合消息 据共同社报道,昨日在日本内阁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就东京电力面临巨额赔偿问题称,“目前正在讨论各种可能性。并不否认政府注资这一选择”。
据报道,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东京电力在事故处理、以及根据《原子能损害赔偿法》向附近居民和农户进行赔偿问题上需要巨额资金,仅靠东电可能无法负担。
日本经济产业相海江田万里表示:“正在考虑在近日成立有关赔偿问题和政府援助的协商小组,希望在那里进行讨论。
报道称,《原子能损害赔偿法》中有个例外条款,其中写道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电力公司可以免责,但枝野否认适用这一条款。不过经济财政担当相与谢野馨认为“电力公司和国家双方都有责任”,还表示例外条款“如何解释是法律专家的重要工作”。
分析
日本核泄漏不同于切尔诺贝利
周边国家当可放心
目前,日本福岛核电站积水处理困难重重,冷却与防漏工作陷两难,这不免让人更为担心。
核电站只是“低烧不退”
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专家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目前的状态属于“低烧不退”,不过出现大爆炸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瞬间喷出的可能性不大;可随风或海水远程传播的放射性元素也有限;另外,大气或海水对稀释放射性物质作用很明显。核泄漏至少对周边国家不会有重大影响。
首先,美国和中国许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均提到,本次事故不同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2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反应堆在工作时堆芯爆炸,将反应堆中的数吨含铀、钚等放射性元素的物质直接喷射到几千米高空。而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在地震后自动停堆,其泄漏强度与切尔诺贝利事故不在一个级别,也没有大量放射性物质喷射到高空。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前委员杰弗里·梅里菲尔德说,即使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全球各地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水平也都没有高到足以引起对健康担忧的程度。
其次,有关专家指出,并非所有放射性物质都能远程传播,只有碘和铯等极少数放射性元素会借风势和海水传播,且主要辐射物碘-131的半衰期仅为8天左右,而铯目前也主要是在海水中被检测到,海水的稀释作用使其含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周边环境都安全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水文气象局3月30日宣布,当地发现的碘-131的浓度为允许标准的百分之一,且这一浓度在不断降低。与此同时,英国卫生防护局表示,检测到日本方向过来的含量极小的碘-131,之所以能检测到微量,是因为仪器非常灵敏,而这一微量放射性物质对当地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日本核泄漏对周边海域的影响如何?德国负责渔业环境放射污染监测的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研究所日前发布公报说,根据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获得的经验,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对鱼类等海洋生物造成长期污染。
该研究所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德国在过去25年中就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对邻近的海域鱼类的影响开展了持续监测,发现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在水流循环好的海域很快会被稀释。在事故发生后第二年,德国有关海域就已检测不到核事故造成的铯污染,其他国家海域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