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洋科考进入机器人时代 硫化物调查获重大进展
中国大洋22航次第一、二航段圆满完成
我国南大西洋硫化物调查和印度洋科考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
中国大洋22航次环球科考是我国“十二五”大洋科考的开局航次。
在第一航段,科考人员在西南印度洋热液区定点成功布放了一个大型气象浮标,该浮标为我国首次布放于远洋的多参数综合监测浮标,可连续采集目标区域内的气象要素、表层及深层水文资料并通过卫星传输实现数据实时分析,对我国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相关区域开展科学考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航段于
此次航段主要成果是一个热液活动丰富洋中脊断的确定、二个重大高新装备在热液区的成功应用、三个新热液区的发现、四个细腻热液异常区的发现。第二航段还采集到大量硫化物、热液生物、热液沉积物、蚀变基岩等样品,拍摄了高清晰硫化物和热液生物等录像及照片,并首次在南大西洋观测到热液区双壳类、虾等生物。至此我国已在南大西洋发现了五个热液区,表明该洋中脊段是一个极具前景的硫化物富集区。
此次使用的我国自主研发的3500米无人揽控潜水器(ROV)具有自动定向、定高和定深航行功能,结合海底声学深拖等高科技装备应用,成功采集了海底硫化物和生物样品,公布拍摄了高清晰海底照片和作业全程视频影像,获取了海底区域精细地形和环境资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大洋科考技术正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并进入机器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