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洋科考进入机器人时代 硫化物调查获重大进展

来源:中国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21:28 

中国大洋22航次第一、二航段圆满完成

我国南大西洋硫化物调查和印度洋科考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330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中国大洋22航次第一、二航段任务日前已经圆满完成,我国南大西洋硫化物调查和印度洋科考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大洋22航次环球科考是我国“十二五”大洋科考的开局航次。2010128,执行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从广州出发,进入印度洋作业区进行作业,第一航段主要在中印度洋80°E、中印度洋海盆结核区和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开展工作,于2011118完成第一航段任务。第一航段的主要成果包括获得中印度洋加密调查区大量物理海洋等环境观察数据,同时顺利完成大量水体叶绿素a样品和水化学样品的分析工作,为印尼贯穿流对印度洋环流及气候的影响研究提供大量现场实测资料;获取19.35km深海多金属结核区水下摄像资料和结核实物样品17.5kg,为印度洋和太平洋深海结核对比研究提供了样品和资料;完成西南印度洋热液区环境调查,获得大量深海沉积物、水样和生物样品,富集了耐酸、耐碱菌株、重金属抗性菌株、产酶微生物和石油降解菌等,为评价热液区环境和后续的深海生物基因资源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一航段,科考人员在西南印度洋热液区定点成功布放了一个大型气象浮标,该浮标为我国首次布放于远洋的多参数综合监测浮标,可连续采集目标区域内的气象要素、表层及深层水文资料并通过卫星传输实现数据实时分析,对我国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相关区域开展科学考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航段于227完成,在第二航段中科考人员在南大西洋洋中脊完成了我国首次使用海底声学深拖和无人揽控潜水器(ROV)作业,新发现3个热液区和4个热液异常区。共完成2ROV4次声学深拖、13站电视抓斗、79km热液摄像、7856km多波束、24CTD50MAPR11METS16站生物、微生物和基因等作业分析工作。

此次航段主要成果是一个热液活动丰富洋中脊断的确定、二个重大高新装备在热液区的成功应用、三个新热液区的发现、四个细腻热液异常区的发现。第二航段还采集到大量硫化物、热液生物、热液沉积物、蚀变基岩等样品,拍摄了高清晰硫化物和热液生物等录像及照片,并首次在南大西洋观测到热液区双壳类、虾等生物。至此我国已在南大西洋发现了五个热液区,表明该洋中脊段是一个极具前景的硫化物富集区。

此次使用的我国自主研发的3500米无人揽控潜水器(ROV)具有自动定向、定高和定深航行功能,结合海底声学深拖等高科技装备应用,成功采集了海底硫化物和生物样品,公布拍摄了高清晰海底照片和作业全程视频影像,获取了海底区域精细地形和环境资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大洋科考技术正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并进入机器人时代。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