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海沟若海啸 对粤威胁最大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1:29:30 

海啸威胁依然存在,“而且还比较大”,“相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海区来讲,南海海域是发生海啸可能性最大的一个地区。”———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预报室主任白毅平

(地震)本地预警有点像打仗一样,不管敌人从哪边来,在我周围画一个圈放很多岗哨,发现敌人来了,就发出警报。”——— 省地震监测中心副主任黄腾浪

海啸离我们有多近?日本强震引发的海啸,勾起了人们对七年前印尼“世纪海啸”的惨痛回忆,日本如此先进仍遭受巨大损失,反观中国南海,海啸预警又做得如何?

昨天,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预报室主任白毅平、省地震监测中心副主任黄腾浪做客小谷围科学讲坛,详解海啸预警机制及如何自救,约200名市民“恶补”海啸知识。

广东历史上出现过3次海啸

据白毅平介绍,海啸主要由海底地震引起,“水墙”可达30米“甚至阿拉斯加海啸测到有54米的水墙。”此次日本地震震级达到了里氏9级,但白毅平表示,从1990年统计到现在,全球有10大最强的地震,破坏性如此巨大的日本地震在十大地震里面也只排在第五位。

广东历史上也出现过海啸事件。据统计,从公元前47年到去年,在中国海域发生的海啸事件有52次,其中广东有3次。

“这些都不是很大的海啸过程”,但是白毅平严肃地告诉市民,海啸威胁依然存在,“而且还比较大”。据介绍,菲律宾吕宋岛西侧的马尼拉海沟非常容易引发比较强的地震,假如这些地方发生比较强烈的地震,引发的海啸对南海沿岸还是有一定的威胁。包括太平洋地区一些地震带,板块交界的地方也是非常容易引起地震。

黄腾浪也指出,广东最大的威胁就是在马尼拉海沟。据介绍,最近100年在这里发生了157级以上大地震,其中最大的到8.1级,深度只有30公里。

粤东5年内10公里一个地震台

地震与海啸是一对孪生兄弟。讲完了海啸,黄腾浪接着为大家讲地震。

据了解,地震预警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异地预警,一个是本地预警“我有两种方式知道敌人有没有来,一种是把我的岗哨放在敌人阵地,他一出来那边就来报警,我就知道他已经出来了,危险已经来了,这叫异地预警”。

“三人成虎,要好几个地震台才能够报警”,黄腾浪表示,实现预警的关键之一就是“地震台数量多”,而广东目前只有10个地震台。

监测地震海啸,数据来源也是很重要的标准。但是黄腾浪表示,广东在东南亚援建的地震台,观测数据质量并不是很好,维护人员也很缺乏“到目前为止印尼地震台台站维护,整个数据处理还是在广东省地震局”,因此拓宽数据来源也成了当务之急。

展望未来几年的地震监测,黄腾浪认为广东地震局在海啸预警、专业设备、人才方面都还有待完善。针对粤东地震比较多这一特点,黄腾浪表示未来五年广东要在粤东建很多地震台,平均10公里一个,并且用“打井的方式”,因为观测质量比较好。而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珠三角地区也将建立一些本地预警系统。

日本海啸波当日2030分到广东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预报室主任白毅平表示,11日日本海啸对广东的影响倒是微乎其微:“整个海啸过程海洋监测到也是最大的海啸波出现在浙江,那里有海洋站当日2040分测到30厘米的海啸波,至于到广东这边,在汕头的南澳岛当日2030分测到15厘米海啸波,在汕尾市当日2050分也测到有12厘米的海啸波,这次海啸对我们国家没有明显的影响。”

■ 海啸信号

海啸前地面会强烈震动

“海啸来了没有什么办法,就是避,迅速跑往高地,怎么跑?最好是早点跑!”白毅平告诉市民,要特别留意海啸来之前的现象,最早的信号就是地面强烈震动。

“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

白毅平提醒说,潮汐突然反常涨落也是海啸信号之一。“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特别是出现大量的水泡冒出,应该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水越深海啸波越不明显

海啸来了以后渔船怎么办?提前靠岸吗?“这个是非常危险的,”白毅平介绍,水越深的地方海啸波越不明显,如果海啸来的时候,在海上的一些船只千万不要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