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索马里海盗频频出击,劫持商船、杀害人质,已成为困扰各国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在亚丁湾及附近海域有多国军舰护航,但仍无法剿灭海盗。其实,护航只是治标之策,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需要标本兼治的综合举措,更为有效的方法应是解决海盗问题产生的 “陆地根源”。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 傅小强
索马里海盗严重威胁海上运输安全,屡打不绝,已成为困扰各国的世界性难题。2008年,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4项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此后一些国家相继派出军舰前往亚丁湾及其附近海域护航。然而,如此众多的正规军,为何剿灭不了一群由海盗组成的乌合之众呢?
其实,护航只是治标之策,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源在陆上。1991年索马里政权更迭后,一直处于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的困境,直到现在索马里政府依然不能对全国实施有效管理。部落的彪悍传统,加之军阀混战和衣食困难,滋生越演愈烈的劫船行动,这才是导致索马里变为 “海盗天堂”的最根本原因。索马里海盗在陆地建有稳固的大本营,不仅可以用来长时间停靠所劫船和扣押人质,还可以在作案后迅速从海上撤离,既能躲避外国军舰的追剿,又可补给、休整。
此外,索马里海盗与该国反政府武装相勾结,加剧了海盗问题的复杂性。反政府武装的资金很大一部分由海盗提供。有了资金支持,反政府武装更加猖狂地同政府军和非盟维和部队进行对抗,而海盗也在反政府武装的支持和庇护下更加肆无忌惮。正是由于海盗活动与反政府武装勾结,在某些地区已经形成海盗经济的 “产业链”。这种低投入、高产出,诱使海盗组织及其成员敢于一次次铤而走险,即使在联合国已通过打击海盗决议之后,照样 “顶风作案”。而索马里多年内战,政局动荡,政府根本无暇顾及海盗问题,也没有足够资金建立海上警察部队,目前索马里海域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让海盗更加肆无忌惮。军匪难分、力量薄弱的索马里海岸警卫队,当然没有力量对付如此复杂的海盗问题。
虽然多国海军在索马里附近海域护航,使得海盗犯罪得逞率有所降低,但海盗袭击次数并未减少,而且开始在离海岸更远的海上实施攻击。由于多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索马里海盗的活动范围向南向东延伸,甚至在远离东非海岸的地方作案。去年以来塞舌尔群岛附近海盗袭击事件增多,反映了这一动向。
在作案方式上,海盗往往先派 “探子”确定潜在目标商船,跟踪行驶较缓船只。在进攻时,他们通常从母船上放下小型快艇,对目标商船实施劫持。普通商船难以应对海盗发动的 “非对称性”攻击。商船目标大,处于明处,不仅没有固定武器设施如火炮等,按照国际惯例也不能自行携带武器。随着大量先进设备的运用,船上配备的海员数量也大大减少,对付海盗人手也不足。而全副武装的海盗船目标小、船速快,作案具有隐蔽性,事先较难防范,一旦海盗登船实施有效控制,船员成为人质后,军舰解救投鼠忌器,即使在近旁也很难解决问题。
此外,各国虽加大在索马里及其邻近海域的护航力度,但关注点和利益不同,难以形成高效协调和应对海盗的合力。类似韩国的武力解救行为只是特例,不具推广性,劫船事件大多是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而以军舰为商船护航的行动,因海盗活动海域广,光靠军舰护航无法有效覆盖,防范效果也欠佳。
因此,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需要标本兼治的综合举措。更为有效的方法应是解决海盗问题的 “陆地根源”,包括失业、不发达、腐败和缺乏政府管理等,帮助索马里建立起像埃塞俄比亚那样有效的海岸监管机制。在目前阶段,各护航国家之间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