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一艘游艇在阿拉伯海域遭索马里海盗劫持,4名美国乘客沦为人质,22日遭海盗杀害。这是数年来首次有美国人被索马里海盗杀害,也是今年首次有人质遇害。这起事件再次引起了全世界对索马里海盗的关注。
尽管多国海军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在亚丁湾的护航,然而由于海盗的作案半径越来越大,让国际反海盗力量日渐感到力不从心。据联合国统计,去年国际社会因为索马里海盗损失了50亿至70亿美元的财物。而新年伊始,索马里海盗就继续利用当前纷繁复杂海洋形势兴风作浪,使得维护海运安全和航道畅通的力量感到并不轻松。国际海事局公布的数据称,仅在2011年1月,海盗就实施了35起袭击事件,劫持了7艘船,将148名船员扣押在手中。分析人士表示,前段时间印度洋在季风的影响下,海浪较高,而即便如此,海盗的活动依然十分活跃。2月底,随着季风的结束,海上将变得风平浪静,索马里海盗恐怕将趁机掀起又一轮出击的高潮。人们禁不住要问,为什么被劫船只和人质呈有增无减的趋势,为什么索马里海盗越打越猖獗?
分析人士指出,首先,“海盗经济”令海盗迅速发展。索马里常年战乱,让很多渔民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但如果当上海盗就可以让他们实现一夜脱贫的梦想,所以海盗的队伍日渐壮大。而这些渔民们常年在海上生活,他们熟悉海况,也了解作案的最佳区域和方法,这样一来,给打击海盗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与此同时,索马里海盗通过过去几年的劫持行动已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据统计,去年海盗获得的赎金高达2.38亿美元,这让海盗有了充足的作案本钱。而且,海盗们也在“与时俱进”,他们渐渐熟悉了电子转账系统,在国外开设账户,用以接纳电子转账,而当获取赎金的形式从现金支付变为银行转账之后,赎金金额也随之增加。
除经济原因外,在索马里境内,军阀割据、部族各自为政、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管制也是索马里海盗多发的重要原因。索马里一些部族全民皆海盗,比如在普特兰德地区的达罗德部族,他们依仗着该地区是索马里的半自治地区,索马里过渡政府鞭长莫及,就肆意干起了海盗的营生。另外,“维基解密”网站2月初透露的来自一名加拿大海军军官的密电称,由于海盗和部族关系密切,为了争取更多支持,索马里过渡政府中有人在暗中支持海盗,以换取某个部族帮助其打击反政府武装。
一方面是海盗势力的日渐猖獗,而另一方面,各国在护航方面,军事行动的资源非常有限,治标不治本,各国海军只能保证部分航线的安全,并不能对所有印度洋海域的船只安全做出承诺。而如今,索马里海盗的行动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亚丁湾附近,索马里海盗从去年开始在南部非洲国家近海的活动已经引起该地区国家的高度警觉。应莫桑比克政府要求,南非已经将海军护卫舰部署至莫桑比克海域,向过往船只提供保护。此外,有迹象表明索马里海盗活动的范围已进一步向亚洲水域扩大。马尔代夫政府表示,一些索马里海盗已经在该国登陆。由于各国海军在亚丁湾海域的严密护航,迫使海盗们利用赎金购买了更先进的船只和装备,海盗“母船”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实施劫持,他们还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高精度雷达,以便更好地确定“猎物”的方位。
尽管索马里海盗的装备日趋改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让各国海军感到难以对其斩草除根,但今年1月发生的两起武力解救人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索马里海盗的嚣张气焰。1月15日,韩国一艘万吨级化学品运输船在印度洋西北部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事发后,韩国护航舰艇立即出动,在经历了5个小时的斗志斗勇后,21名船员全部获救,8名海盗被击毙,5名海盗被韩国海军逮捕。就在第二天,一艘马来西亚货轮在亚丁湾海域正常行驶时遭到海盗的追逐和袭击。最终,海军特种部队成功登上了被劫持的货轮,制服并抓获了7名劫船的索马里海盗。然而,这两起名噪一时的武力救援行动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支持者声称,最终采取武力解救手段,是因为其他应对策略均已失效,只有这样做,才能打击海盗的嚣张气焰;反对者则担忧类似行动会激怒海盗,武力救援短期内对海盗而言可能是一个威慑,但从长期来看,非洲之角附近海域的局势可能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有关专家指出,无论武力解救正确与否,现阶段应对海盗最需要的是国际社会加强协作,建立一支专门打击海盗的国际部队,不仅在海上对海盗进行清剿,同时在征得索马里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对海盗老巢进行必要的打击。而且,为了从根源上消灭海盗活动,国际社会应该更加重视恢复索马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积极促成索马里各派达成和平协议,组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索马里中央政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索马里海盗问题尽早得以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