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旅游也该岛内外一体化
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我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04.38万人次。旅游数据让人欣喜也让市民担忧。“游客都奔着鼓浪屿等名景点逛。我是鼓浪屿岛上居民,一到周末要么待在家里不出门,要么只能错开高峰时间赶大早搭乘渡轮。难道,厦门除了这些常规名景点,就没有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了?”家住鼓浪屿的市民叶女士表示,期望我市能引导开拓“大厦门”的旅游市场,让更多游客走向广阔岛外去。
巧的是,本次“两会”上,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员会提出“关于重评‘厦门名景’,推进动车时代厦门岛内外一体化旅游建设的建议”。
厦门“二十名景”
翔安无缘“上榜”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表示,“厦门在2000年由市政府评定了新“二十名景”,在当时客观情况下,打破了传统戏称的‘一块石头一座庙,一门大炮一个墓,外加一条中山路’的老旧格局,有力推进了厦门旅游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岛内外一体化格局的初步形成,尤其是动车开通后带来的旅游热潮,十年前评定的‘二十名景’,已远不能跟上形势的需要了”。
本次建议主要执笔人、九三学社厦门理工学院支社主委欧荔老师昨日告诉记者,厦门在动车时代到来后游客翻番,接下去动车线路还要延伸,未来厦门旅游人气之旺可以预见。但游客更多只关注岛内的鼓浪屿、环岛路等品牌景点,这些景点一到节假日也便超负荷的火爆。很多游客对岛外还很不了解,厦门应站在“大厦门”视野去引导广大游客到岛外去旅游休闲。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二十名景”,几乎局限在岛内小圈子里,对岛外广大地区的丰富旅游资源,停留在“浮光掠影”的浅层角度,仅有同安的“大轮梵天”、“北山龙潭”、海沧的“青礁慈济”、集美的“鳌园春晖”等有限几个作为岛外的代表。她还发现,岛外广大的区域不被重视,尤其是2003年新成立的翔安区,榜上无名。
网络邀全国游客
来体验“新厦门”
长期从事高校旅游教学工作的欧荔老师告诉记者,本次九三学社厦门市委的建议,经过了对岛内外旅游市场的调研及与本土业内老专家多次探讨后获得的建议。九三学社厦门市委的该建议也从评定运作、宣传渠道以及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在重评厦门新景方面,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可尽快重新评定“厦门新景”,将“名景”评选作为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市旅游资源提升行动。建议还表示,最终评定的名景可由旅行社来共同组合编排“新厦门”旅游线路。线路编制成后,可通过网络邀请全国各地游客代表来体验“新厦门”旅游。
“厦门计划在北站建全市最大旅游集散中心”的消息也让欧荔老师很振奋,她表示,要发挥动车的带动作用,争取更多的动车从厦门北站始发、到达。在厦门北站,通过扶持成立“旅游集散中心”或优惠减免设立旅行社门市部的费用,设立租车公司,把动车带来的大量客源,有效分散到岛外代表性新景去。
另外,可借鉴台湾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在岛外各区建设中,有意识加入科普基地、体验参与、动感个性等旅游特色元素,并在项目设计等环节上,重视年轻人群,重视对自驾车游客的引导,重视动车客人的休闲需求。
“要配套解决岛外大型购物、娱乐场所奇缺的问题,带动岛外旅游服务业的就业、城乡配套建设的一系列效应”。欧荔认为,让游客在岛外的消费,不仅仅是采农家菜、吃农家饭等低层次的旅游活动,而是旅游“食宿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的综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