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走书唱红江浙沿海

舟山走书唱红江浙沿海

来源:庄世维   发布时间:2015-05-20 21:44:29 

一、鼎盛时代的翁洲走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定海城内的竺家弄有一个书场,后来迁移到中大街红星饭店对面、工人俱乐部(即现今的舟山影城和文化大楼所在的地方),当时的文化生活贫乏,除看戏外,文武走书极具吸引力,每夜一场,每场票价二角,从晚上7点说唱到9点。开场时间一到,四弦胡开始拉出一段长长的过门,在拉这个过门的过程中,唱书者会间隔拍一下惊堂木,听众们便会逐渐地静下来。当拍到若干下时,开唱《四平调》:“英雄相争动刀兵,(伴奏者帮腔:哎格仑仑哎——)

红颜佳人终薄命,(伴奏者帮腔:哎格仑仑哎仑、哎仑依仑哎格依仑哎——)

宏篇重重对龙门

今夜书接上一本! ”(伴奏者帮腔:今夜书接啦上啦一本,哎勒仑仑哎仑依仑哎——)

唱走书 周建伟摄

四句开场唱过,四弦胡一停,说书先生又会“叭”一拍惊堂木:“列位,上末夜里讲到,小康王被金兵追杀,情况是万分危急……”走书便正式开场,用“石骨铁硬”的舟山方言演唱了。

一本正书能演唱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唱书者为了多赚钞票,拖延时间,往往把故事情节说得枝枝蔓蔓的,会离题万里,一唱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例如一本专描写宋代包公案的《黑袍》能唱一个月。每晚结束前会卖一个关子,安排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紧张情节后,向听众一拱手:“要知某某人性命如何,明朝夜里趁早! ”

谁能想到,走书的起源竟是在我们定海的马岙,而创始人正是马岙人安阿小……

二、走书创始者马岙人安阿小

不论翻开哪一部有关描述舟山文化的志书,在曲艺类目中少不了“舟山走书”(或 “翁洲走书”、“六横走书”、“蛟川走书”等)的记述,而在介绍这一类走书的起源时,无一不出现马岙这一地名和安阿小的名字。“舟山走书”作为一种当时民间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曲艺表演形式,尽管因其在演出地点的不同经常更换名称,但是定海马岙作为它的发源地、马岙安阿小作为它的创始人的地位是谁也动摇不了的。据《中国群众文化辞典》载:“蛟川走书由翁洲走书演化而成。翁洲走书,地方曲艺。因古时舟山为翁山县,后人惯称翁洲,故名翁洲走书。最初源于十九世纪初定海马岙,后转至普陀六横,随后流入镇海、鄞县一带,经过不断的丰富发展,逐步演化成蛟川走书……”(《中国群众文化辞典》177页)。

“走书”的这一称呼,是相对于由“坐唱”衍变为“走唱”的一种表演方式。比方同样是说书,大陆的“苏州评弹”、“评书”从来都是“坐唱(说)”,即使演唱者立起、走动,其幅度也不会过大。而舟山走书则由说唱者从案后走到台前,并以大幅度的动作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推进故事情节。那么,马岙的安阿小是如何创始这一走书形式的呢?

安阿小,原名沃小安,原籍镇海柴桥沃家村人。据《镇海志》、《太平军在甬绍台》等书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冬,太平军(民间称为 “长毛”)将领李世贤令部下黄呈忠攻克宁波,镇海江南灵岩乡田洋王村汪贻钧召集灵岩(大碶)、海晏(柴郭地区)乡民数百,揭竿参加黄呈忠部,安阿小等沃氏三个堂兄弟也参加其中。同年九月,汪贻钧奉命从柴桥沃家村出发,渡海攻打定海,在猫头洋(疑为“鳌头浦”——笔者注)登岸,与清军定海把总刘万青激战于西溪岭,汪斩刘万青胜之。遂兵分二路攻打定海东、北二门,却被清军击溃,汪贻钧阵亡,士兵伤亡惨重,剩兵逃散躲避定海各岙,隐姓埋名苦度生计。其中柴桥沃氏三个堂兄弟避难于定海马岙,因当时清政府在柴桥追查“长毛”(太平军)余党甚紧,沃氏兄弟有家不能归。其中年龄最小的沃小安在家时不仅能唱各种地方小曲,如《莲花落》等,还会即兴编词哼曲,又有一副好嗓子,便串村过街唱曲讨些小钱苦度生计。

由于沃氏被清政府视作“长毛”余党,故沃小安将本姓隐去,改名安阿小。当时马岙正好居有在康熙朝从奉化迁入安氏一族,形成一个安家的自然村,安阿小混迹其中,加上他的自编自唱的小调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终于安顿下来。《莲花落》原为一人演唱,连鼓带板自己伴奏,内容多为传奇故事和戏曲故事。其实安阿小这种形式很像当时农渔村一些瞎子的“唱新闻”,为了糊口,会上门唱,叫“唱门头”;上船唱,叫“唱船头”,唱毕就讨点吃食。但安阿小后来比这些瞎子更具规模了,他会在农闲时节或拢洋时候,或者在重大节日如春节前后集中安排一些听众进行演唱,再或是趁村民夏天晚上乘凉时进行演唱。他的由《莲花落》发展到杂入其他曲调形成走书,情节曲折,故事动人,曲调多变,动作幅度大。并由一人独敲独唱发展到多人演奏。曲调也由单纯的莲花落增加了其他形式,已经初步具备了舟山文武走书的雏形。

安阿小在马岙一唱就是十余年,他所唱的走书曲调虽也有所更新和完善,但是毕竟由于安阿小文化水平低,这一说唱形式到头来还是没有多大变化。

三、由马岙到六横

清同治末年(1874年),安阿小得知柴桥沃氏有一脉在六横山交头大支村定居繁族,就从马岙渡海到六横认亲,居于六横里岙的沃阿来是安阿小的族弟,且有文化,也有唱曲的天赋,见族兄到来,如鱼得水,兄弟俩合伙边演唱走书,边吸纳外来的曲调丰富走书的艺术涵养。又将说唱时间、方法改为在农闲渔休时搭台演唱连本台的中长篇走书,是为“唱大书”,将公堂审案用的警堂木引作静堂木,既可以警示听众静下来,也可以集中听众的注意力;把单一用竹板、打鼓伴奏增加二胡,丝弦伴唱,且借鉴戏剧中的折扇、绢帕作演出道具。当时沃阿来有个最小阿弟叫沃阿定,虽只有9岁,却能跟着两位大兄长做帮衬。经过数年的耳濡目染,加之两位兄长言传身教,沃阿定15岁时已青出于蓝胜于蓝,在与兄长们共同琢磨下,用地方小调的元素,独创开场时的四句曲调,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舟山走书”《四平调》的雏形。

几年后,沃家三兄弟唱红了六横全岛,当时也没个正式的名称,村民皆称之为“阿小唱书”、“阿来唱书”、“阿定唱书”,后来加上地名称为“六横走书”。几年后由文化人查得,马岙有名人曰陶恭,陶恭把《翁洲书院》中注解为“弦歌之地”,才把安阿小等人的说书定名为“翁洲走书”。

四、唱红浙江沿海一带

但是六横毕竟是弹丸之地,已不足于沃氏三兄弟的用武之地。清光绪六年(1881年),沃氏三兄弟扩大翁洲走书的演唱范围,渡海到郭巨试唱。他们在郭巨的演唱不仅深受当地村民的欢迎,而且有的还向他们几兄弟拜师学艺,由此翁洲走书很快流传到柴桥、大碶、小港、镇海城关等地。此后经不少民间艺人汲取评话、说书的赋子曲调和模拟戏剧的念白等表演方式,将四明南词中慈、赋、平的唱腔揉为一体,进行“取各所长,为我所用”式的改革,且固定用二胡、扬琴、弹拨乐弦伴奏,其中一人帮腔和唱,形式更趋完善,便又几易其名曰“蛟川走书”、“宁波走书”等。由马岙起源、安阿小创始的“翁洲走书”唱响了浙江沿海一带。传统书目多为长篇,有《包公》、《大红袍》、《十美图》、《白鹤图》等40多部。新中国成立后也曾编演了不少现代书目。

尽管这种走书经常是以所在地变换命名,但是作为创始地的舟山却始终以“翁洲走书”称呼之。至于“蛟川走书”也有一个说法,说是创始人安阿小在六横寿终,舟山、郭巨、大碶、小港等地的民间艺人纷纷前去吊唁。因他曾参加过太平军,犯下了犯上作乱的“弥天大罪”,故而他的遗体不能回柴桥安葬,名讳不准入沃家宗谱,为此第三代传人沃阿定愤愤不平,为他的族兄兼恩师拟读祭文时激情发泄,当他读到:“先师沃小安蛟川柴桥人氏”,“蛟川”两字喷发而出,接着引用古典借题发挥:“蛟,蟠龙也;川,流水也。‘蛟龙得水、腾踔太空’,喻颂有才能之人必有获得施展的机会。兄长仙逝不能认祖归宗,呜呼哀哉!而腾踔太空邀游仙界……”

沃阿定尚未读完祭文,众人不禁恸哭连天,且悟出“蛟川”两字的深邃含义,就将翁洲走书演化成的走书定名为“蛟川走书”。

五、发展前景

马岙安阿小的翁洲走书从咸丰末年(1861年)创始起,两百多年以来通过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在清民时期以及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达到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之大、传播范围之广,是曲艺类目前所未有的。新世纪之交,影视和多媒体节目大量跻入传统的大众娱乐平台是它衰落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它的创新问题。但是不管如何,翁洲走书作为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需要得到应有的保护已得到政府的重视。走书的传人之一黄雅琴女士多次在舟山电视台进行演唱,并已被定海区政府选为翁洲走书的传承人,去年她曾在《大桥行》活动中,重返发源地马岙进行即兴演唱,我们称之为“走书回娘家”。相信这一古老的曲艺通过新老艺人的不断创新、整理和传承必将重放异彩。

(参考《中国群众文化大辞典》,《镇海县志》、《六横志》、《太平军在甬绍台》以及部分民间老艺人讲述。)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