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的境界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1:46:52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南山,一个从手工作坊起家发展起来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把穷山村打造成了现代化新城区,带领周边3万多群众共同致富,走出了一条独具南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大手笔绘出大南山

到了南山村,就像走进一座美丽的城市。在这里,工业区、生活区、商贸区、教育区、休闲娱乐区、旅游风景区鳞次栉比,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但它的确还是一个村,不论以前还是现在,始终保持着中国最低的行政村级别。而就是这个“村”,在龙口市规划的“五大城市组团”中占据一南一北两席,举足轻重。

亦村亦企,亦城亦乡,村企合一,南山村就是南山城。

如今的南山集团辖南山工业园、南山东海旅游度假区、南山旅游区三个园区,20余个居民生活区,60家企业,总面积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含员工、居民和学生等)13万之众,拥有铝业、纺织服饰、金融、房地产、旅游、教育六大核心主导产业。2010,南山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168,获山东省最高质量奖——省长质量奖。

时光拉回到30多年前,南山集团的前身龙口市东江镇前宋村(2001年更名为南山村),是有名的穷山村,260户人家800多口人,面积仅1平方公里。

南山的城市化之路肇始于1978,现任南山集团董事长的宋作文,时任前宋村第三生产小队队长。乘改革春风,他率领56户农民办工副业走上致富路,他们做过豆腐,糊过水泥袋,制过石棉瓦,先后上了玻璃纤维加工、棉纺、毛纺等项目,直到建成村企合一的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发展了,需要开辟更大发展空间。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南山的良好愿望和发展要求以及周边村致富的渴望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相遇并融合在一起。于是,本着“强弱连带,携手共进,相兼相融,好在其中”的帮扶理念,南山村城市化之路从199410月拉开帷幕,20081,南山陆续兼并了周边36个贫困村,共有9000多户3万余人并入“大南山”。

南山以“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形式,对周边的土地和劳动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兼并整合,在壮大企业力量和规模的同时,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出农田。本质上,这就是一个工业化推进农村向城镇化演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南山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南山村民和周边群众踏上共同富裕之路,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为医疗、教育、养老等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成功打造了铝业、纺织等多条产业链,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产业资源,并衍生带动了金融、地产、旅游、教育等相关产业,使南山村与南山集团水乳交融,逐步向现代化新城镇转变。

而旅游、教育等无烟产业、朝阳产业的兴起成为南山环境变得更好的契机。南山数年不断造林绿化,曾经的荒山秃岭已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走进南山,俨然进入了一座绿色公园。旅游业,也成为南山集团最大的亮点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今年初,南山旅游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

南山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其遵循了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不仅在于它的“村企合一、以企带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独特发展路径,还在于它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提升中,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走出了一条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独具南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高定位打造百年企业

南山越建越大,越变越美,是因为企业实力雄厚。2010年底,南山资产近400亿元,销售收入过500亿,横跨10多个行业。当家人宋作文的目标是:

打造百年企业,铸就百年品牌。他提出,在产业谋划上,必须眼光长远,高点定位,敢于取舍,善于取舍,加快产业升级。只有占领行业制高点,才能赢得市场主导权。

上世纪80年代末,南山集团的腈纶枕巾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村办毛纺厂。但他们不为一时红火所动,逐渐从这一低端市场撤出,转而进军精纺、高档服装产业,短短几年,就诞生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精纺紧密纺面料生产基地,进而生产出世界最高水准的600支纱,还推出了敢向世界顶级服饰叫板的服装品牌。

谋划企业战略转轨与发展,需要站高谋远,慎作取舍。一旦明确了目标、选准了路径,就要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瞄准一流、一步到位”。

南山在建项目不管多大,建设投产周期很少超过一年:烟台南山学院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