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2周年 屡次兵不血刃化险
威武雄壮的168舰在海上纵横驰骋。本报资料图片
直升机在甲板上紧急出动。本报资料图片
两年前的今天,三亚某军港,海军将士整装待发,他们赶赴海盗猖獗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各国商船保驾护航。这是中国第一次冲出第一岛链赴“深海”执行“准军事”任务,这一天的护航,被很多人视作陆地大国向海洋大国转型的努力。
两年来中国海军的护航早已常态化,两年共派出了7批18艘舰艇、14架直升机、近500人次特战队员实施护航行动。截至前日,海军护航兵力圆满完成3097艘船舶护航任务,接护被海盗释放船舶7艘,接护遭海盗袭击船舶1艘,解救遭海盗袭击船舶21次30艘。
两年来的护航提升了中国海军的军事能力,而走出去的中国海军参与国际军事合作的底气也随之大增。
高速奔袭38小时赶救27同胞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奈杰尔·英克斯特回忆,一位中国海军奠基人曾对他说:“我并不是不懂航海技术,我只是从没见过大海。”
参加首批护航的南海舰队某部彭熬彪曾告诉本报记者:“我们来到亚丁湾才认识到海洋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那里非常繁忙,聚集着大批的油轮,每年有1000多艘中国船只通过亚丁湾。”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编队快速出动能力、远洋部署能力、武器装备水平、后勤保障能力、特种作战能力、海上联合作战能力———这些都要靠远海训练才能掌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克里斯蒂安·勒米埃说:“如果你要打仗,就会遇到陷阱,除非你亲身去做,否则你就不知道这些陷阱在哪。”
两年来,随着各国对海盗打击力度的提升,海盗们也转换了进攻方式。今年以来,海盗们的手段越来越暴力化。时而采取“群狼战术”一拥而上包围商船;时而采取“诱饵战术”,用一艘可引诱舰艇,用大部队留后伺机袭击编队渔船。百余艘“海盗船”伺机袭击的情形也很常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护航过程中,中国海军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应对冲击,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从容,保证了全部被商船的百分百安全。第六批护航编队还在今年10月将中国的护航航线延伸170多海里。
为营救遭劫持的“德新海”轮,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曾高速航行38小时赶往指定海域,搭载特战队员在苍茫夜色中紧急升空、悬停、滑降,空降特战队员以最快速度控制了轮船,27名同胞安全获救。中国海军的护航被商船们称为最保险的护航。
开放的胸襟消弭了“同行”的猜忌
在中国海军准备第一次走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时候,国际上对此议论纷纷。自2008年6月在联合国的授权下,这一片海域早已云集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军舰,尤其是美国的第五舰队,更是长期盘踞在此打击海盗。
由于不清楚各国的态度,首批护航编队总是谨小慎微。据参加首次护航任务的官兵回忆,首批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编队刚抵达任务海域时,与外军接触十分小心,很少主动联系。
而欧盟海军编队、法国军舰却十分热情,他们主动向中国发出信息,向中国海军通报较为详细的信息,也多次提出希望中国向其通报详细的护航计划,以便其相应调整力量部署,使双方兵力配置最优化。
慢慢地,中国海军开始与外舰进行接触。美方还表示中国舰载直升机在紧急情况下,可在其所属舰艇上起降,中国在打击海盗行动中,如有需要可呼叫其提供支援和帮助。欧盟海军465特混编队也向中国海军提供了部分反海盗的相关资料。
随着护航期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多国合作之中。今年3月,在第五批护航编队起航时,他们甚至为可能到舰艇上参加冷餐会的外国朋友们准备了西餐用具。后来,“广州舰”多次举行的冷餐会被外国朋友津津乐道。第五批护航编队在执行任务期间,先后与多国海上力量151编队、欧盟465编队、北约508编队以及日、韩、俄等国护航舰艇展开了情报信息交流。与151编队、日本和韩国护航舰艇实现了指挥官互访,还曾组织168舰与韩国“姜邯赞”号驱逐舰进行了联合军演,这在两年前简直不敢想象。
中国的开放与担当,消弭了国际上原有的猜忌。而双方的合作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增强互信的目的。“更关键的是,这一系列活动增进了我们与国外护航编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推动护航行动交流与合作向实质性、常态化发展。”第五批护航编队政委陈俨对记者说。南方日报记者赵杨
护航海军一次次兵不血刃化险为夷
直升机+爆震弹+高压水显威
白云簇拥着蓝天,浪花点缀着大海,看似风平浪静的亚丁湾,却处处暗流涌动,波诡云谲。
亚丁湾当地时间2010年12月13日中午,索马里海盗强行冲击我护航编队;我舰载直升机射击拦阻,逼迫5名海盗解除武装,19艘被护商船安全驶离该海域。
面对猖狂的海盗,每一次接护都是一次短兵相接的较量。我护航舰队一次次兵不血刃,成功化险为夷。
[实战]
时间:2010年12月13日中午12时58分
危情:1海里外一艘可疑快艇呼啸驶来
直升机+爆震弹+高压水
在亚丁湾中部海域护送19艘商船的“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千岛湖”号综合补给舰接到报告,编队最后的中国商船发现1海里外有一艘可疑快艇高速驶来。
编队立即进入一级反海盗部署。“徐州”号导弹护卫舰立即调头高速驶向编队尾部,发射2发红色信号弹和4发爆震弹实施警告。载有5人的海盗快艇冲入我编队后,向慢速低船舷的巴拿马籍商船右舷接近,并悬挂长梯攀登。护航编队指挥商船转向、喷射高压水,并命令直升机紧急起飞、特战队员向海盗快艇正上方警示射击。5名海盗迅速丢掉油桶、长梯和枪支,仓皇逃离,19艘被护商船安全驶离该海域。
时间:2009年12月25—27日
危情:“德新海”轮遭劫,27名同胞危在旦夕
航行一天半,“神兵”从天降
去年12月25日傍晚,刚刚抵达亚丁湾的“巢湖”舰突然接到命令:前往800海里外的索马里以东海域,接护中国商船“德新海”轮。此时,遭劫持的“德新海”轮仍被海盗控制,船上食物、燃料、淡水即将告罄,27名同胞亟待救援!
27日凌晨,经过38小时高速航行,“巢湖”舰抵达接护海域。雷达屏幕显示,在“德新海”轮周围,还有多艘海盗船正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营救行动前功尽弃,甚至二次被劫。
“巢湖”舰官兵与海盗斗智斗勇,始终在距“德新海”轮20海里处游弋,保持一级戒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晚上8时,上级下达接护命令,直升机搭载特战队员在苍茫夜色中紧急升空、悬停、滑降。特战队员如神兵天降,准确降落在“德新海”轮前甲板,以最快速度控制了轮船,27名同胞安全获救。
国防大学教授杨毅少将:
游泳池里练不出现代海军
走出“第一岛链”是几代中国海军将士的梦想。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对中国、中国海军意味着什么?两年中国海军收获了什么?未来中国海军应该如何发展?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内知名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杨毅少将。
谈及收获,杨毅说,护航给中国海军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对中国海军的航海能力、应对复杂天气的能力、作战能力、补给能力、装备性能都是重大的考验。而3个月的护航任务,也会大幅度提升官兵们的素质。他斩钉截铁地说:“游泳池里练不出现代海军!”
言及中国海军的发展,他说:“我国海军与国外军事强国相比,装备上存在差距。但更重要的差距在于经验。”他还以开车作比喻,“如果美国开的是宝马,我们开的可能是桑塔纳,但问题是美国经常开车,而我们连开车的经验都不足。”
在军事学界,缺乏实战经验往往是一个军队的硬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训练自己的海军,使之在未来的军事保卫战中能够“打得赢、能胜利”。这绝对是中国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时代课题。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