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蜂蜜大都子虚乌有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央视有关蜂蜜造假的报道在这个蜂蜜销售旺季吸引了不少眼球。买还是不买,买什么?对于在货架前踟蹰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可真是个难题,就是我们的采访也没能找到最佳答案。但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的是,品类繁多的花蜜,比如“金银花蜜”、“雪莲蜜”、“苹果蜜”等等,基本都是子虚乌有。专家明确提出,不同种类的蜂蜜之间,营养价值上的区别并不大。
庞国芳院士谈蜂蜜
关键词:蜂蜜结晶
已经结晶的蜂蜜应尽快食用,不宜再久存
结晶是大多数蜂蜜本身的天然属性。不同品种的蜂蜜,其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是不同的。果糖、蔗糖、葡萄糖的溶解度不同。果糖最高,蔗糖次之,葡萄糖最低。例如:在25℃时,100克水可溶解410克果糖或210克蔗糖,但仅能溶解110克葡萄糖。如果葡萄糖含量高,果糖含量低,就容易结晶。结晶物主要是葡萄糖。油菜蜂蜜、椴树蜂蜜的葡萄糖含量就比果糖含量高,很容易出现结晶;而洋槐蜂蜜、枣树蜂蜜果糖含量比葡萄糖含量高,就不容易结晶。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蜂蜜中掺入了蔗糖。蜂蜜中蔗糖含量过高也会结晶。
区别这两种结晶,主要是看结晶状态。蔗糖的晶体可以很大,葡萄糖的晶体比较细小。再有,可以取出结晶物品尝。如果是葡萄糖结晶,口中有一种凉爽感。蔗糖结晶没有这种感觉。
无论上述哪种结晶的蜂蜜,其液态部分水分含量增加,往往容易发酵。因此,蜂蜜结晶会缩短保质期。已经结晶的蜂蜜应尽快食用,不宜再久存。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产品名称叫做“结晶蜜”的产品。在国外这种产品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国内是近一两年才出现。它是在蜂蜜中加入晶核,人工促成的结晶蜂蜜。这种蜂蜜水分更低,黏度大,不流淌,便于涂抹在其他食品上方便食用。
关键词:辨别假蜂蜜
闻香气、看光泽 通过感官辨真伪
常见的掺假方式主要是用饴糖、葡萄糖浆、果葡糖浆冒充。饴糖、葡萄糖浆是用淀粉水解形成,饴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葡萄糖浆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葡糖浆是以葡萄糖浆为原料异构化形成,基本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蜂蜜的基本成分非常相似。由于饴糖、葡萄糖浆、果葡糖浆是以淀粉为原料,用工业生产方式加工而成,因此成本较低。用这些原料冒充蜂蜜,可以赚取超额利润。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为防止买到掺假产品,应当关注政府部门的抽查公告,或者选择知名品牌,这些是比较可靠的方法。若想掌握一些鉴别手段,比较实用的是感官鉴别。一是分辨气味。蜜蜂采集酿造的蜂蜜一般都带有植物花的香气,嗅一嗅就可以分辨。而淀粉转化的糖浆没有这种花香。再有就是观察它们的光泽。蜂蜜含有少量植物花粉,还含有一种叫做蜂蜜胶体的东西。因此不是很透明,不像工业生产的糖浆均匀透亮,好像带颜色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