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长城!中国海军三大舰队构成近海防御布防

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是:北海舰队、南海舰队、东海舰队
1959年根据中苏两国的协定,苏联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国。1960年在收回的旅顺基地和直属海军的青岛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海军北海舰队。至此,解放军海军完成了“近海防御”布防—将中国海域分为三个防区,利用“一水相通”的地理特征,建立三个舰队,平时各司其责,战时可南北呼应。
北海舰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之一,其前身为华东解放军海军支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最早的海军部队。北海舰队负责黄海、渤海的防务,主要任务就是守卫北京的海上门户。
南海舰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之一,成立于1949年。南海舰队负责台湾海峡南端(广东南澳岛至台湾猫鼻头连线)的西南方向海域,包括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防务,维护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海洋权益和岛屿的防卫。
东海舰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之一,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最初以上海作为基地。东海舰队负责台湾海峡南端(广东南澳岛至台湾猫鼻头连线)以北、连云港以南的东海和黄海海域的防务。
北海舰队历史
1959年根据中苏两国的协定,苏联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国。1960年在收回的旅顺基地和直属海军的青岛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海军北海舰队。至此,解放军海军完成了“近海防御”布防——将中国海域分为三个防区,利用“一水相通”的地理特征,建立三个舰队,平时各司其责,战时可南北呼应。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将首次从苏联买来的4艘驱逐舰拨给了后来属于北海舰队的青岛海军基地。1954年10月13日,苏联海军命名为“列什切里内依”号和“列齐威”号的两艘驱逐舰到达青岛3号码头,10月26日,中苏双方进行交接签字仪式和命名授旗仪式。海军参谋长的周希汉宣布中央军委命令:将“列什切里内依”号命名为“鞍山”舰,“列齐威”号命名为“抚顺”舰。在青岛永安大戏院(现延安剧院),海军青岛基地政委卢仁灿宣读了中央军委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驱逐舰大队正式成立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由此诞生。
1955年6月28日,第二批“列兹基”号和“列考耳特内依”两艘驱逐舰抵达青岛并移交中国海军,海军将这两艘驱逐舰分别命名为“长春”号和“太原”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产053H型护卫舰和051型驱逐舰诞生以前,北海舰队这四艘买来的驱逐舰是中国海军最先进、吨位最大的军舰,是中国海军的精锐。而东海、南海舰队的主要作战舰艇还是从国府海军那里接收的二战前制造的旧军舰或国产的鱼雷快艇和百吨级的小炮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