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年来,在国家海洋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寿光市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海陆统筹,全方位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海洋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通过修改完善海洋功能区划报告,未依法审批各类用海涉海项目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全国沿海县市率先以政府文件形式确立海岸线,规划了市小清河海洋生态湿地保护区;沿弥河、丹河、桂河、塌河、引黄济青输水渠等大型河沟和新海公路、羊临公路、大沂公路等干线公路,营建起10米以上的大型沿海基干防护林带66条,总长660公里,形成了抗海风、抗风沙、护堤坝、保护农田村庄的“绿色长城”;与沿海防护林建设相配套,在寿北盐碱地区加大了盐碱荒地开发力度,大力实施“以渔治碱”、“上林下鱼”等,共营造刺槐、毛白蜡、枣树等防护林15万亩,建设鱼藕混养、渔业立体养殖、生态循环节水渔业基地6万亩,形成了盐碱地上的片片“绿洲”。
国家海洋局寿光海洋环境监测站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并承担了渤海立体监测任务;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企业排污口实现远程监控,投资4.5亿元建设了城北、羊口等8处污水处理厂,确保了寿光市向张僧河、小清河等污水零排放,小清河等河流水质达到省标准,稳定实现了鱼类生长;实施“碧海工程”,加强了海洋和海岸工程的监督管理,发展“一水五用” 生态循环经济,结束了向海洋排污历史;积极进行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今年,增殖放流文蛤、缢蛏、毛蚶、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苗种22.22亿粒(尾),投资1.5亿元先后建设了柽柳林生态湿地景观工程、10万亩芦苇原生态湿地修复工程、羊口滨海公园等。目前,寿光海洋生态环境良好、水质稳定、物种恢复,为海洋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证。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仅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寿光市滨海游客达到了8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