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工程院潮籍院士、电机专家饶芳权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单枪匹马成不了大事业
饶芳权院士长期从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告诉记者,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靠的是友爱互助、注重集体精神,而这种友爱互助、注重集体的精神是在中学学习时就养成的,“以前上学时,对于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来说,帮助功课差的同学就是我的任务。我们参加工作几十年,好像从来都没有想,做这个事情我会得到什么。如果你有机会成为负责人,出成绩、有功劳的时候,你首先要想到,这个功劳不仅仅是你自己的,不要老是光想着给自己捞什么好处。”
心中始终有个“三峡梦”
饶芳权院士告诉记者,1952年,他中学毕业,当时我国正开始经济大建设,急需人才。他记得抗战刚胜利时,国内曾做过一阵“三峡梦”,他想该由他们这一代人来圆这个梦了,所以就瞒着家里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而他要好的同学则报考了大连工学院的造船系,当时还相约将来要站在三峡电站迎接他们造的船。
到了哈尔滨,才知道南北方的差别实在太大了。读了一学期,就有不少南方同学得了关节炎,有些人寒假回家之后就不来了,但饶芳权还是挺过来了,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个“三峡梦”。
喜看“三峡梦”成真
饶芳权大学毕业后,参加和负责过云峰、刘家峡、龚嘴、龙羊峡等大型电站水轮发电机的设计工作,并担任过我国最大的援外水电机组———阿尔巴尼亚伐乌伐耶5套50MW水电机组和菲尔泽4套125MW水电机组的发电机主任设计,解决了水轮发电机很多关键技术问题。其中云峰发电机获国家银牌奖,龙羊峡机组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是第一主研。担任东方电机厂总工程师期间,他组织研制的采用氟里昂蒸发冷却10MW水轮发电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领导研制的300MW水氢内冷汽轮发电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积极组织对三峡、五强溪、二滩等大型机组的科研开发工作,为三峡工程决策作出了贡献。
经过几上几下,三峡工程终于上马了,几代中国人作的“三峡梦”成为现实了。饶芳权告诉记者,“回顾我走过的路,我只是和其他同代人一样,心甘情愿地做了一颗平凡的螺丝钉。幸运的是,我做了大半辈子‘三峡梦’,在要退休之时,能看到这个梦成为现实。”
寄语校友光大聿怀
年逾70的饶芳权对母校非常关爱。近年来,每逢母校校庆,尽管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回母校参加,但饶芳权院士总会通过电话向母校致以衷心的祝福。
有一次,饶芳权院士还专程给母校来信,鼓励新一代聿怀校友和衷共济,光大聿怀,为母校争光,为汕头添彩。这一次,他终于得偿所愿,亲自参加了母校建校130周年典礼。
饶芳权院士说:“在聿怀学习的几年时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聿怀给了我终生的教益,一生都用不完。聿怀要坚信自己的力量,坚信自己130年的传统,保持住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