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普陀

诗境普陀

来源:舟山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2:35:01 

普陀山、舟山群岛,是我曾经的梦境。因此,当我置身于其中时,便有了诗人一般的想象和激情。

00三年十月,受舟山渔民画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我们一行六人作为陕西户县的代表参加会议。九月最后一天上午八时四十五分,我们在西安咸阳机场登机,十时三十五分飞机在杭州机场降落。舟山方面的小郑带着一辆面包车将我们接到舟山市,下车时是下午五时十七分。

晚宴结束,步行在大街上,享受着凉爽、惬意的海风,享受着迷人的街景,恍惚如在梦境。我出生和生活在北方,对大海有着深深的向往和眷恋,之前,我去过蓬莱、青岛、厦门,而那只是在海边眺望,而此刻,我是置身于大海之中了。“我是大海的儿子……”我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但是如此的表白我觉得苍白,又有些步人后尘的嫌疑,于是,那首诗我并没有让它面世。此行,会不会让我的生命和灵魂收获些新鲜的感受呢?我迫切地期待着。

又一个清晨来临,便是国庆节。舟山方面安排与会的代表参观普陀山。步入山间,如置身于佛家园林,一草一木、一石一峰,都彰显着温馨、和谐。我睁大了双目,打开了想象的思维。它没有家乡秦岭的巍峨,但它的葱茏却弥漫着禅意,它的灵秀却荡漾着仙气。“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李白的诗句萦绕于耳时,我已经向着山的深处行进。

慧济寺里,一对外国男女跪地拜佛,用英语向佛袒露心迹。他们的虔诚能感动佛祖么?我有点担忧。不过,净土坛里传出的悦耳铃声很快让我醒悟:只要心诚,佛是能听懂任何语言的。

我生性不喜欢朝人多的地方去,于是,同行的人进寺,我就坐在外面等候。呼吸着香火的气息,聆听着富有韵律的铃音,感受的是心境的静谧和安详。对佛的感受并非只有通过磕头跪拜来体会,我静坐着,闭着眼,如佛家弟子般的顿悟着人生,心境无比高远。

在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终于见到用仿金铜精密铸造的南海观音立像了。她的前面是浩瀚的大海,慈祥,端庄,慈悲,在她面前,无数的游人跪地求拜。我的膝盖也情不自禁地发软,完成了一个庄严的仪式。如此,我才不虚登临普陀山。

罗汉松二百年,樟树六百年……它们见证着普陀山香火弥漫的岁月。这是一种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这个民族的灵魂深处。达官贵人、亿万富翁、倾国美女、英雄豪杰……谁也无法在古木面前趾高气扬。

佛顶顶佛。慧济寺院墙上的四个字高深莫测。游客们纷纷举着相机,挤占位置,让这四个字作为自己人生的背景。我却孤独地望着他们疑惑不解:他们理解了这四个字的含义了么?生命的轮回,命运的无常,精神的旷远……是不是都融入了那四个字中了?我远远地观看着游人并不庄重的留影——这是我与生俱来的习惯。对一些热闹的景象,我喜欢思索。

离开观音立像去紫竹林,我看见了惊人的一幕。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一身僧人装束,带一双破手套,一路匍匐行跪拜大礼。他的姿势是这样的:前臂伸直,躯身前扑于地,起身,行三步,又一匍匐……他是奔着观音像而去的。他浑身上下被汗水湿透,膝盖处血迹斑斑……沿途全是石板,还有无数的台阶。我不清楚这样的仪式有着怎样的含义,但我隐约觉得,他绝不会是游客,也不会是一般的僧人。他的心灵里一定奔腾着神圣的理念,他在用自己的躯体赢得南海观音的信任。这是一种悲壮的仪式,虽不为常人接受,但却让常人感动。

这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我心非佛,但有时,在迷离困惑之时,我又常常在心灵的深处祈求着佛灵的显现。这是多么矛盾的现象啊!

普陀山,隐身于南海之中。在我向它告别时,辽阔的海面波涛汹涌。我恍然醒悟,人类常津津乐道的山水人文,在普陀山都得到了最完满的体现。

回到下榻的宾馆,已是十七时五十分了。晚宴毕,简单地冲了个澡,将身体舒服地打开,翻开友人送的书。明亮的壁灯照亮书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使我暂时忘却了自己正处在美丽的仙岛上。

十月二日上午,组委会安排与会代表在朱家尖南沙出席了第五届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参观了沙雕艺术作品展。沙雕艺术品是我第一次见到,它是以沙和海水为材料,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加工形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和自然的亲和力,符合生态、健康、和谐的的人类生存原则。朱家尖有着我国规模最大的组合沙滩,五片沙滩弯弯相连,平坦宽阔,沙软如苔,让我的脚如同踩到了丝绸。本届的主题是“丝绸之路”。海滩上,一组组精致、宏大的作品展现出艺术家巧妙的构思和杰出的想象力。这是舟山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是天下第一清静地内敛的含蓄,张扬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我在那幅“黄河女神”的雕像前凝思: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它的魂灵此刻凝结在南海之滨,为这个神秘的岛屿增添了更为丰富、博大的精神内涵。我流连忘返于一幅幅沙雕前,仰躺或者伏卧,让诗意一般的海风淋漓尽致地穿透心灵。

隔海相望,南海观音的立像仿佛依稀可见。海面上,一艘渔船远远飘去。它扬起的帆宛若一首诗,而渔船、渔民、鱼是组合优美的一幅画。面海屹立的观音,她在保佑着这首诗、这幅画么?

下午,在参观了舟山渔民画展后,主办方举行了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理论研讨会。冯淑仙副市长首先介绍了舟山渔民画的发展和现状,接着陕西户县、浙江嘉兴、河北辛集、云南官渡、上海松江、金山等地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经验。研讨会在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秘书长陈新华讲话后结束。

舟山渔民画让我大开眼界。相对于各地的农民画,舟山渔民画的背景是辽阔的大海。色彩纷呈的画面展示出浓郁的渔民生活图景,讴歌了新时期舟山渔民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了更为壮丽的生活图景,在一种特定的自然背景和文化氛围下,它的艺术风格是浪漫的,它反映出的生活场景是明朗的。这是舟山渔民画独具的艺术魅力。在其中,我领略了生命之外的旋律和生命之中的和谐。

漫步在舟山市区,霓虹灯映红了海上这座城市。人流熙攘中,我挑拣着僻静的角落——这样便于思考。南海观音、普陀山、渔民画、霓虹灯、沙雕……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在哪里?舟山群岛、普陀山,从前只是我从心灵之中眺望的神秘和美丽,而现在,我置身于其中,成为它的一个历史缩影。悠久的传说,赋予了舟山群岛佛教圣地的美名。而这些,只是它的一种文化背景。生活在其中的人民的勤劳、善良、坚韧以及它的聪明智慧却是大海的产物。在这片独具特色的地域,劳动人民创造了美的艺术,也创造了崭新的生活。佛教文化、海岛风光、渔民生活,这三者构成了舟山群岛和谐的一方境界。这是诗一般的境界!

海风荡漾着我的身心,惬意、舒适。夜深了,我怕迷路,就在居住的宾馆四周徘徊。我想起登临普陀山所见到的那个朝着观音塑像匍匐而去的男子,他也许不会是这个岛上的人,这是无需考证的。他的精神境界里不但怀着对观音的虔诚,也盛满对这个海岛的迷恋。否则,天下那么多的观音塑像,那么多的佛教圣地,他为何在这里如此虔诚和膜拜?那一刻,我真的感动了。这是我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感动。在这里,在舟山,在普陀,我领略的是精神的升迁。还有意志的磨练。

晚上,在沈家门大排档,舟山友人请我们吃海鲜。酒喝到兴头,我问友人:你从陆地跑到海岛,有何感想?友人又一杯酒下肚,答非所问:我呀,现在成了大海的儿子。我想起自己写过的那句诗,不禁相形见愧:相比友人,我只是自作多情罢了。友人是有慨而发的,而我,只不过是鹦鹉学舌。“我要为舟山群岛写出更美丽的文字……”友人在喃喃自语。我理解他,他是在倾诉真情。他的下一部文集,无疑会带着大海的影子以及普陀文化的魂灵。而我,凭什么妄称大海的儿子?我对它有多少感情?我又为它做过什么?我内疚了,就拼命用喝酒来掩饰。那晚,我醉了——是从生命的深处。这一生,我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来舟山,再登普陀。于是,大醉,值了。也许,唯有这种方式,才能表达我对普陀山、对舟山的敬重和眷恋。

海风,轻轻地摇。醉意中,我想起一首熟悉的歌。

十月三日上午九时,艺术节开幕式在舟山科技馆隆重举行。也许,这是主办方的刻意安排。登过普陀山,看了沙雕,吃过海鲜,看了渔民画,真正把心灵融入舟山海岛的人,才能对这个开幕式留下永久而美好的印象。温柔的海风、天空的彩球、震耳的鞭炮、胸前的红花、舞台上的演出融为一体——这是真正的自然和生命的和谐曲,不由自主的,把我的灵魂引向遥远的精神彼岸。

即将告别舟山了。我回首着刚刚熟悉,而且为之动情的岛屿、大海以及普陀山,还有为他的美丽增光添彩的人们,并且,默默地为之祝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